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为何民众不觉物价下跌?港报:中国CPI体系不够科学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经济减速抑制物价 或推进价格改革

  参考消息网1月10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政府9日说,2014年12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微涨1.5%。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速的减缓抑制了物价。

  据法新社1月9日报道,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符合市场预期,高于11月创下的1.4%的五年来低点。

  2014年全年的CPI涨幅为2.0%,低于2013年的2.6%,远低于政府设定的约3.5%的上限。

  国家统计局另一份报告说,12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3%,降幅高于彭博社调查得出的3.1%的预测中值。这是自2012年9月下降3.6%以来的最大降幅。PPI上一次增长出现在2012年1月,增幅为0.7%。

  去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7.3%,是2009年以来的最慢增速,而第四季度经济继续显示出疲软迹象。

  在数据公布以后,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刘利刚和周浩在一篇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当局需警惕不断增加的通货紧缩风险。”

  温和的通胀鼓励消费者在价格上涨之前消费,而物价下跌鼓励消费者推迟购物并促使企业推迟投资,这可能影响经济增长。

  另据彭博新闻社网站1月9日报道,去年12月,中国的PPI延续跌势,达到两年来的最大跌幅,这表明中国决策者尚有空间实施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政策。

  经济学家预计,中国央行今年将延续去年11月降息的步伐,进一步降息,以及降低对银行的准备金要求。

  麦格理证券公司分析师拉里·胡说:“石油价格下跌是一个因素,但导致PPI下降的更重要因素是全球经济疲软——看看欧洲和日本。在存在贸易及其他通胀传输方式的情况下,全世界都面临通货紧缩压力。”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声明,12月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9.7%,煤炭的出厂价格下跌12.2%,有色金属的出厂价格下降19%。

  摩根大通驻香港的经济学家朱海滨说:“油价下跌速度快于预期,而国内需求疲软。”他说,人们预计2015年开年疲软,这将促使政府加大支持经济的举措。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月9日报道称,去年12月中国PPI创两年多来的最大跌幅,这令人们更加担忧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现通货紧缩。

  11月,中国央行两年来首次降低利率,以推动放缓的经济增长。不过自降息以来,中国央行使有些人的预期落空了。他们预计,中国央行将进一步采取宽松举措,降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对通货紧缩的恐慌给中国政府实施延迟已久的价格改革带来了机会。

  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刘利刚在研究报告中说:“这可能是个推进……价格改革的好机会。”

  

为何民众不觉物价下跌?港报:中国CPI体系不够科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4年6月12日在山东夏津县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细纱车间忙碌。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2015-01-10 09:29:06)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土耳其派坦克压境 叙利亚难民逃亡路遇阻 反战者白宫前“躺尸”抗议美空袭叙利亚 多人遭逮捕
土耳其派坦克压境 叙利亚难民逃亡路遇阻 反战者白宫前“躺尸”抗议美空袭叙利亚 多人遭逮捕
春晚意外“割肉” 没有想像地那么负能量 2015荷赛奖揭晓:中国记者获奖 定格梅西一步之遥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2014中国影响力

      详细>>

      “一带一路”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