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20年内中韩零关税产品将超90%

草签自由贸易协定完成

中国商务部25日发布消息称,中韩双方已完成中韩自贸协定(FTA)全部文本的草签,对协定内容进行了确认,中韩自贸区谈判已全部完成。根据该协定,未来中韩两国逾90%的产品将实现零关税。据悉,两国政府同意于上半年正式签署中韩自贸协定,年内生效。专家认为,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将促进两国双边贸易,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并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同时也将给中日韩FTA等其他自贸协定的谈判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中韩自贸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在关税减让方面,中韩自贸协定达成后,经过最长20年的过渡期,中方实现零关税的产品将达到税目的91%,进口额的85%,韩方实现零关税的产品将达到税目的92%、进口额的91%。另外,产自朝鲜开城工业园区的产品在内的共310项品目获得韩国原产资格,在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可立刻享受关税优惠。

在市场开放方面,中韩两国将对进入本国资本市场的对方金融企业提供互惠待遇,这意味着相关审批流程将得到简化,双方金融市场准入门槛有望降低。协定内容还包括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韩国建筑企业可在上海不受外资投资比重的限制(外商投资占比50%以上)而承揽合作项目,中方考虑允许韩国旅行社在中国招募访问韩国或第三国的游客。

此外,中韩两国还承诺,在协定签署后将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并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

据悉,中韩双方商定,在今年上半年正式签署中韩自贸协定,争取尽早完成批准程序,使协定早日生效。

中韩自贸协定谈判于2012年5月启动。2014年11月,中韩两国元首在北京共同宣布结束实质性谈判。中韩自贸协定是中国迄今为止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领域范围最为全面的自贸协定。该协定正式签署后,将对中韩两国出口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据韩联社报道,中韩自贸协定预计将有助于两国双边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较2012年的2151亿美元增长39.5%。

韩国各界对中韩自贸协定高度关注,普遍给予肯定评价。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发表声明称,中韩自贸协定是韩国经济发展的最佳机遇之一,有利于韩国拓展中国市场。韩国自贸协定民间对策委员会当天也表示,自贸协定将进一步帮助韩国优先于其他竞争对手改善在中国市场的出口和投资环境。韩联社当天发表评论说,草签自贸协定是中韩自贸协定谈判进程中取得的新飞跃,也象征着中韩两国经济融合的秒表已开始转动。

不过,也有人指出,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可能给本国部分行业带来冲击。对此,韩国政府表示,针对农产品、零散制造业等相对薄弱的领域,将广泛收集意见进行讨论,分析评估自贸协定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制定相对完善的应对之策。

中韩自贸协定也将给中国带来诸多积极影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对中韩贸易协定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中韩贸易协定覆盖面广、水平高,能为两国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两国企业也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其次,自贸区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之一,中韩自贸协定签署之后,我国签署的自贸协定增至13个,这将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有利于抓住经济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此外,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将进一步增加两国间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为扩大双边金融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两国需加快推动本币的支付结算、直接交易、货币互换和监管合作等,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也将因此更进一步。

另有分析指出,中韩自贸协定有利于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中日韩FTA谈判已持续两年,只进行过六轮,进展十分缓慢。此次中韩签署自贸协定,一来可能导致日本产品在华市场的竞争力下降,进而提高日本在谈判中的积极性,二来有望给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提供经验和借鉴。高玉伟也表示,中韩自贸区将发挥很大的示范效应,有利于我国推进中日韩、RCEP、10+1升级版等自贸谈判,有利于增强我国对东亚、亚太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也为我国提高国际规则主导能力提供了机会。

土耳其派坦克压境 叙利亚难民逃亡路遇阻 反战者白宫前“躺尸”抗议美空袭叙利亚 多人遭逮捕
土耳其派坦克压境 叙利亚难民逃亡路遇阻 反战者白宫前“躺尸”抗议美空袭叙利亚 多人遭逮捕
奥斯卡红毯:“石头姐”优雅复古 洛佩兹深V惊艳 好莱坞大咖开心互动 从奥斯卡后台看明星朋友圈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2014中国影响力

      详细>>

      “一带一路”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