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实验获突破
原标题: 中科院“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实验获突破
东方网2月5日消息: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人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首次实现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为目前世界最长。太阳的光和热源自核聚变反应,我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旨在通过可控核聚变来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被称为“人造太阳”。一旦实现商业发电,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源问题。
据中国证券报2月5日消息,据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消息称,近日“人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据悉,此次实验中首次实现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为目前世界最长。
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是未来聚变堆的基本运行模式。目前,国际上只有欧盟和日本科学家曾获得最长为60秒的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EAST既定科学目标是实现1亿度1000秒的等离子体放电,但实现该目标仍面临着众多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挑战。
此次科研人员通过实验,使得EAST成功实现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也是目前国际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中国和美国目前是世界上投入最大的两个国家。据报道,中国目前已知的大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有16个,仅次于美国的28个,第三名俄罗斯为5个。EAST已成为国际上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其研究成果将为未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实现稳态高约束放电提供科学和工程实验支持,并将继续为中国下一代聚变装置前期预研奠定重要的科学基础。
我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战略路线早已明确并正在执行,当前发展压水堆,中期发展快中子堆,远期发展聚变堆。中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和中国、美国、俄罗斯等七方共同启动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都是旨在创造一个“太阳”,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因此也俗称“人造太阳”。
分析人士认为,核聚变研究是当今世界科技界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而开展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是人类未来能源的主导形式之一,而“人造太阳”作为人类梦寐以求的终极能源,一旦实现商业发电,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源问题。鉴于可控核聚变前景明确,市场空间巨大,符合清洁能源的发展方向。A股中 宝胜股份、沃尔核材等上市公司,涉及“人造太阳”等相关业务。


- 我国确定推动八大产业技术创新
- 减税3000亿!2015年国务院为创业者发了这些大红包
- GDP增速6.9%的背后:速度虽放缓 质量实提高
-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转型正取得卓越进展
-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


- 中铁总:印尼高铁项目“存在不足”的消息不实
- 中柬政府间协调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京举行
- 维基解密创始人称若败诉就自首 据称联合国裁决对其有利
- 篮球助力中美人文交流
- 日内阁再陷献金丑闻 奥运大臣被爆收50万元


- 中铁总:印尼高铁项目“存在不足”的消息不实
- 中柬政府间协调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京举行
- 维基解密创始人称若败诉就自首 据称联合国裁决对其有利
- 篮球助力中美人文交流
- 日内阁再陷献金丑闻 奥运大臣被爆收50万元


- 热门综艺走上大银幕 细数“综艺大电影”六宗罪
- 康熙走了,我们如何继续未来无聊的人生?
- “海外豆瓣”IMDb评选年度十佳电影 你看过几部?
- 假装在英国 从影视剧中的英伦关键词感受英伦风
- 谢耳朵将在莱纳德婚礼上搅局 盘点美剧婚礼上的麻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