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联邦政府考虑削减公平权益法定赔偿金
澳大利亚《新快网》10月28日援引新闻集团媒体的报道称,成千上万因为雇佣公司倒闭而突然失业的澳人,可能会遭遇法定赔偿金比以前更少局面。这是联邦政府准备削减“公平权益保障”(Fair Entitlements Guarantee)后的直接结果,目前政府正就此提案争取议员们的同意。
报道称,联邦政府试图向参议院的独立议员寻求支持,希望他们帮助议会通过对于“纳税人支持的权益保障网络”进行彻底检查的提议。此前由于安捷公司的倒闭,政府设立了这样的保障机制,然后在工党政府期间得到发扬光大。根据现存政策,那些失去工作的澳人,可以按照自己在被雇佣公司的工作年限,每一年申请4周的赔偿。不过联邦政府称,现存的政策已经不能持续,他们希望设定一个上限,那就是最多不能超过16周的赔偿。
公平权益保证体系是最后的诉求手段,在雇佣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的环节后无法自己支付员工这些补偿金,由政府给予失业者他们积存的假期和裁员补偿等。一旦政策发生变化,就意味着长期工作的老员工,如果失业就仅能领取16周的赔偿,不管他们此前给雇佣公司工作了多少年。
澳大利亚纺织、布匹和鞋业工会秘书欧尼尔(Michele O’Neil)说,如果政策变化,会有大约400万工人受影响。“这是个残酷的政策,对于工人们来说是不必要的打击。这是联邦劳资关系部长艾本志和总理艾伯特秘密协商,试图从最需要的工人那里拿走保障的行为。这让我们猜忌,政府正在秘密地引入工作选择法。”
不过,联邦政府则辩驳称,旧机制带来的成本不断壮大,从2006-2007财年8,600名工人7,300万澳元成本,提升到了2012-2013财年的1.6万名工人2.6亿澳元成本。政府还宣称,现存机制的慷慨导致了道德风险,让不少企业和工会签署不可持续的破产条款,因为一旦企业倒闭,政府可以负担这样的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