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考验欧佩克内部团结
北京时间11月18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由于本月初全球油价下跌,委内瑞拉外长拉米雷斯(Rafael Ramirez)在玛格丽塔岛召开的气候变化会议上提出与沙特石油大臣纳伊米(Ali al-Naimi)会面。
纳伊米预计拉米雷斯将要求他削减石油产量,但他回复了一个信息:沙特不会自行减产。
据沙特官员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官员称,预计纳伊米本月晚些时候在维也纳召开的欧佩克会议上可能重提要求。
目前的风险在于,在内斗和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增之际,欧佩克是否还能以垄断者的形式运营。如果不能就减产达成一致,欧佩克对油价的影响力将再度削弱。
曾担任纳伊米高级顾问的萨班(Mohammad al-Sabban)表示,本次欧佩克会议非常艰难,因为成员国似乎忘记了怎么合作。在欧佩克内部,官员们愈加担心分歧会继续打压油价。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欧佩克现在日产量比目标产量3000万桶高了大约50万桶。欧佩克代表们称,成员国在考虑承诺把产量控制在目标水平之内,即实际上大幅减产。
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产量总计超过全球石油供应的三分之一。据德意志银行统计,自1984年以来,该组织曾11次减产以应对油价下跌问题,平均削减的合计日产量为124万桶。
德意志银行发现,每一次作为国际基准的布伦特原油价格都会在欧佩克减产后的两到三个月里走高。
欧佩克成员国联合削减产量可以支撑油价,但也会导致收入减少。像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这样的成员国对限产的承受力多强还不清楚。
其实,本次欧佩克会议面临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如果欧佩克减产支撑油价,则会鼓励石油投资,包括美国页岩油开发投资。如果欧佩克决定继续承受油价下跌冲击,那么暂时就不要采取行动。
据沙特官员和油企高管称,私底下,沙特对其他11个欧佩克成员国能否履行集体减产承诺持怀疑态度。沙特不愿承受单方面减产的压力,担心这样做会失去客户。
沙特的不妥协立场源自上世纪80年代。当时,北海和英国新增大量的原油供应,于是沙特为支撑油价大幅减产。但其他成员国不但没有跟随沙特,反而加大供应,试图借机夺取市场份额。
萨班称,毫无疑问,沙特已明确表示捍卫石油市场是一种集体责任,成员国不应该指望沙特单独行动。
由于拥有庞大的现金储备,沙特能够经受住短期油价下跌的冲击。不过,德意志银行估计,沙特需要每桶99美元的布伦特原油均价才能平衡该国当前财年的预算。布伦特原油期货目前略低于每桶80美元,处于4年以来的低点。
近期原油价格的下跌主要归咎于两大原因。IEA估计,得益于页岩油的开发,美国每年对全球石油市场的日供应量将增加100万桶。利比亚、伊拉克等战乱国家回复石油供应加剧了原油市场供应过剩。
与此同时,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有所放缓,尤其在亚洲。今年3月份,IEA预计2014年度石油日消费量将增加135万桶。但此后,伴随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下调,IEA也已将其对今年全球石油消费量的预期增幅下调近一半。
欧佩克争论的波及范围远远超出了其成员国。举例来说,低油价对俄罗斯造成冲击,而该国已经因西方制裁和卢布大跌受到挤压。
美国消费者受益于油价下跌。但低油价也减少了美国很多油企的现金流,特别是那些从事成本相对高昂的页岩油生产的企业。
如果低油价迫使一些生产企业(尤其是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放弃最昂贵的油井,那么市场可能最终会对欧佩克有利。
在一些分析师看来,沙特本月早些时候在北美市场下调油价的举动表明该国正在试图削弱页岩油生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