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争抢中国"财神爷" 中国游客全世界"扫货"海外购买力惊人

  驻穗领事点评

  中国出境游刚起步

  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的中国游客潮,很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游客潮,这也说明中国正在兴起旅游热,如今中国游客的消费力很强。从长远看,中国游客出国游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同的文化风俗自然产生行为的差异和沟通的误解。比如说,马来西亚人说话声音小,而中国人说话声音相对较大。我相信再过几年,随着更多中国游客“走出去”,中国游客形象会得到改变。对马来西亚来说,众多的华人社区与中国游客还是不一样,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文化中学习。(记者 王希怡、蒋林)

  可提升对

  印度的探索

  印度驻广州总领事

  高志远

  到印度的中国游客近年来开始增加,目前每年约有20万中国游客前往印度。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在印度停留的平均时间只有4天,对印度的深入了解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游客赴印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很多中国游客赴印沉淀自我,寻求心灵自由。从政府层面来说,2015年是“中国访问印度年”,2016年是“印度访问中国年”,通过访问和旅游加深民间信任的空间巨大。(记者 温俊华、陈周)

  赴韩主力

  是年轻女性

  韩国旅游发展局广州办事处局长 郭尚燮

  10年前,中国游客多为4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带着家属到韩国旅游,他们是中国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如今,数据显示,喜欢到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以来自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居多(60%~70%),而且80%左右为年轻女性。中国的年轻女性追求韩流时尚,前往韩国购物,探寻电视剧文化,购买美容产品等。(记者 温俊华、郑佳文)

  南湖国旅

  “金导”点评

  主持:罗彪

  从业10年

  参与对话:谭春勇、彭昊、黄卓研、谭建发

  入乡随俗最关键

  旅行是“再教育过程”

  选择自由行的中国游客,一般都是有经验的旅游者,他们会提前了解文化差异;而参团游客往往是旅游上的“菜鸟”,确实较易出现不文明的行为。当然,团队游也有优势,更容易产生集体荣誉感,整个团队会觉得自己代表的是中国人的整体形象。

  对于如何遵守旅游目的国的文化习俗, 我们有自己的小诀窍:首先就是反复灌输“入乡随俗”,至少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游团宣导会”则是必然一环。出境游之前,我们会开一个详细的说明会,介绍当地风俗和注意事项。而当问题出现后,尊重或照顾游客面子的劝阻则最有效。由于我们中国人好面子,不能当面让客人下不来台。比如,有游客大声喧嚣,把他拉到一边,悄悄告知、温和委婉,自然不会有抵触。

  除了旅游团的提醒,媒体报道、公益广告也对游客有引导作用,这些都有利于防止游客和当地人发生冲突。比如,之前有中国游客在埃及文物上刻名字,媒体曝光后受到广泛批评,如此一来其他中国游客再到埃及,估计就不会重蹈覆辙。

  出国旅行,也是一个“再教育的过程”。随着国人出国机会的增加,很多人会注意自身的问题,比如为何他国的街道那么干净。通过自省,中国游客的行为举止自然提升,整体表现出来的素质也会日趋文明。(特派澳大利亚记者 陈周 整理)

  上一页123 上一页12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土耳其派坦克压境 叙利亚难民逃亡路遇阻 反战者白宫前“躺尸”抗议美空袭叙利亚 多人遭逮捕
土耳其派坦克压境 叙利亚难民逃亡路遇阻 反战者白宫前“躺尸”抗议美空袭叙利亚 多人遭逮捕
C罗旧爱伊莲娜秀健美长腿被男模偷瞄 经典老片重映 靠情怀还是靠实力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2014中国影响力

      详细>>

      “一带一路”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