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打造北欧驿站助“一带一路”
新趋势:丹麦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突出
地利——丹麦作为西北欧交通要塞和经贸纽带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进入21世纪,马士基集团领衔的丹麦海运和船舶制造业仍居世界翘楚,其国际运力和港口调度能力远超出北欧一隅,辐射全球。据不完全统计,丹麦航运业约掌控着15%以上的全球运力。
作为北欧地区最早加入欧盟的国家,丹麦融入欧洲经济一体化程度较深,但又保持相对独立。当前,从欧盟进口占丹总进口的七成,对欧盟出口占丹总出口的六成,其中对德出口占丹总出口的六分之一强。由于丹麦未加入欧元区,仅实行欧元汇率联系机制,金融体制保持独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外部经济风险。在欧洲国家中,丹利率长期维持低水平,接近于零(今年以来甚至降至负利率),通货膨胀低,国家债务水平低,就业状况也优于许多其他欧洲国家。虽也受到经济危机波及,但由于整体经济稳定,丹麦是得到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AAA级评级的少数国家之一,丹麦作为北欧与欧洲经贸往来重要的中转站的地位日益巩固。
今后一个时期,丹麦既可以带动北欧加入“一带一路”物流网络,又可以参与“一带一路”沿途及周边区域的物流联通,将在促进“一带一路”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人和——中国与北欧经贸合作的阻力和干扰相对较小,丹麦尤其如此。中丹友谊源远流长。丹麦是最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并且是唯一与中国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北欧国家。2008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高层互访更加频繁,政治互信逐步加强,经贸往来不断深化。近年来,丹方支持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反对欧盟对华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率先在北欧地区申请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今年双方还将庆祝建交65周年,这些都为今后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一步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天时——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丹麦与中国的互补性日益增强。丹麦属开放式小国经济,工农业发达,但由于国土面积较小,原材料和资源相对匮乏,丹麦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贸易,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丹麦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中丹经济互补性在两国经贸合作数据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已经是丹麦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欧盟以外第二大贸易伙伴,还是丹麦海外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丹麦海运业是中丹经贸互补的重要受益者。丹麦在海洋运输、绿色能源、环保技术、生物制药、养老保健、有机食品等领域积累了成功经验,这些产业与中国新时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绿色化”发展战略均有契合之处。2014年,中丹贸易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达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其中中国对丹出口65.4亿美元,增长14.7%;从丹进口40.6亿美元,增长20.1%。丹麦是中国在北欧地区的主要投资目的地国。截至2014年底,丹在华投资项目856个,总金额达29.5亿美元。
新机遇:“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丹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夫取天下与守天下,无机不能”。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更高阶段,在“一带一路”大框架下深化与拓展中丹经贸合作,有利于双方把握机遇,共享三大优势:
第一,共享战略平台的优势。聚焦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一带一路”大战略,涵盖60多个国家,惠及人口超过45亿,不仅将开辟一条为欧亚贸易投资提供便利的快速走廊,而且正在给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带来巨大机遇。2014年11月8日,中国宣布出资400亿美元筹建丝路基金,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2014年10月24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宣告成立。截至今年3月31日,五大洲52国提出加入亚投行的申请,其中不乏英、法、德、意、澳等发达国家阵营成员。丹麦贸易与发展大臣表示:“中国主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对现有世界秩序带来令人期盼的改变,许多与丹麦息息相关的贸易和发展合作利益,将会与亚投行紧紧相连”。3月28日丹麦申请成为亚投行首个北欧创始国。亚投行将为“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经济合作,同时也给亚投行成员国带来切实的政治经济利益。“一带一路”作为国际舞台上一个全新战略平台的独特优势正在显现,其对参与方实体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加快呈现。
第二,共享巨大市场的优势。丹麦背后是富庶的北欧市场和庞大开放的欧盟市场。据统计,仅在北欧国家就有超过2500万人均GDP超过3.2万欧元的高度富裕的潜在客户,仅在丹麦,人均GDP达5万余欧元的消费者就超过500万,而且在丹麦比在其他北欧国家都更接近中欧和西欧市场。借道丹麦驿站,有利于确立、巩固和提升中国在欧洲市场的优势地位。在中国,不论是13亿人口的消费需求,还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绿色化”所引领的产业需求,都在加快释放潜能。据统计,近年来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都在10%以上。更重要的是,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中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网络,还涵盖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这对于中丹双方不论是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公司还是广大中小企业而言,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当前,中小企业是丹麦吸纳社会就业和推动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其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但在开拓海外市场时苦于缺乏资金和市场,而中国的资本与市场,正好能满足要求。如何引领两国更多的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地进入“一带一路”平台并从中受益,是新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
第三,共享产业互补的优势。丹麦的海运业、农业、海洋渔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每年创造大规模的对华服务与商品出口,在赢得了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在吸引中国资本投向丹麦。在堪称欧洲“风投天堂”的北欧,“药谷”是丹麦的风投重地,生命科学产业吸引的风投占该国整体风险投资的一半以上,中丹在生物技术研发与投资合作方面还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尚待发掘。此外,丹麦在绿色能源、环保、医疗保健、创意设计等新兴优势领域,与中国的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形成契合与互补,双方合作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中国的电信、高铁、核电、航空等优势产业,将携手中国资本,一起开拓欧洲市场。2014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1029亿美元,增长14.1%,继续保持世界第三位。在中国即将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之际,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也在快速增长,2014年对欧盟投资增长1.7倍。当前,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正在稳步推进。丹麦因其政府廉洁程度高、法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严、营商环境佳、劳动力素质高等因素,可以成为中国资本抢滩欧陆的试验田和桥头堡。
新起点:深化中丹经贸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风物长宜放眼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眼于国际经贸合作大格局,着力于中丹经贸合作的关键领域,运筹帷幄,蓄势而发,让丹麦作为“北欧驿站”,在“一带一路”经贸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是更高层面加强政策沟通。加强中丹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一带一路”战略合作等领域达成合作新共识。
二是更全方位推进贸易畅通。首要是更宽领域强化产业合作,特别是推动新兴产业合作。在丹方具有优势的海运、海事与渔业,环保与绿色能源,生物科技与制药,旅游,农业与食品安全,研发、设计与创意产业,养老护理与医疗保健等7大传统和新兴产业,以及中国具有优势的高铁、基础设施、电信等领域,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水平。其次要继续挖掘贸易新增长点,如积极做大清洁能源设备与技术、环保设备与技术、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等领域的货物与服务进出口。
三是更大力度促进设施联通。充分利用丹麦在海运和物流领域的优势与潜力,在“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开发、船舶制造、能源运送管道铺设、海陆空物流网络建设等方面,探讨新合作项目、探索新合作方式,助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联通。
四是更多渠道探索资金融通。与丹麦、瑞典、芬兰等亚投行北欧成员一道,共同推进亚投行发展,探索扩大丝路基金。充分利用丹麦和北欧在生物制药、环保科技领域吸收和利用风险投资的优势地位,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环保科技、生物制药企业在丹发行债券、试水风投等,并鼓励在丹使用所筹资金,在海外积累资金、技术和市场。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作用,探讨与丹养老基金合作,引导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探索推动“中丹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两国中小企业合作提供资金融通、市场信息共享等便利。
五是更新途径推动民心相通。利用新近成立的丹麦中国文化中心、中丹学院等人文交流平台,加强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等多种途径的人员往来,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增加双方对彼此的正确认知,通过民心的相互融合带动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
- 捷克前总理格罗斯病逝享年45岁
- 中国小留学生在美国绑架殴打同胞 或被终身监禁
- 普京:涅姆佐夫遇害案凶手将在近几日查明
- 日本公司称其磁悬浮列车创造时速590公里新纪录
- 日本将就东京奥运安保工作与英国开展合作
- 捷克前总理格罗斯病逝享年45岁
- 中国小留学生在美国绑架殴打同胞 或被终身监禁
- 普京:涅姆佐夫遇害案凶手将在近几日查明
- 日本公司称其磁悬浮列车创造时速590公里新纪录
- 日本将就东京奥运安保工作与英国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