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刺激西方药企研发 相关股价暴涨
【延伸阅读】
2014-08-15 11:14:36
美国 亚特兰大-2014年8月5日,美国传教士Nancy Writebol在埃默里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Nancy Writebol在西非感染埃博拉病毒。
参考消息网8月15日报道 西班牙《阿贝赛报》8月13日报道称,目前已知埃博拉病毒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组织,造成出血,并阻碍和破坏凝血,导致血小板无法促进伤口愈合。现在有关埃博拉病毒的研究又有了新发现。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13日在《细胞宿主与寄生体》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埃博拉病毒含有一种VP24蛋白质,可阻碍免疫系统发出抵御病毒的警报。
领导此项研究的加亚·阿马拉辛哈说:“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埃博拉病毒会阻碍一种名为干扰素的免疫物质发挥作用。现在我们还知道了埃博拉病毒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这一新发现将为新药物的研发指明方向。”
研究报告揭示了埃博拉含有的VP24蛋白质阻碍干扰素发挥作用的机制。在免疫系统的防御过程中,一组蛋白质首先发现病毒,然后向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防御细胞发出警报,使其加入对病毒展开的“战斗”中。
通常情况下,人类细胞内部都含有细胞核,而基因组位于细胞核当中。细胞核的主要构造——核膜可使膜内物质与外界分隔开来。核膜上还有核孔作为物质进出的通道。细胞核的构造就像一个“城堡”,而核孔就是一道道“大门”。细胞核内部的基因可以向细胞发出指令,决定细胞的生死,就像“城堡”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埃博拉病毒所含的VP24蛋白质能关闭“大门”,进而达到阻碍某些分子抵达“城堡”的目的。而受到阻碍的就是STAT1抑制剂。STAT1抑制剂原本可以作为“信使”,将发现埃博拉病毒的警报传递给“统治者”基因。接到警报后,基因就会命令细胞产生干扰素,进而对埃博拉病毒宣战。但由于VP24蛋白质的破坏,这一切都未能发生。
这还不是埃博拉病毒的全部“计谋”。研究人员发现,病毒并非关闭所有“大门”,而是专门关闭原本属于STAT1抑制剂的“大门”。因为埃博拉病毒需要通过“大门”进入“城堡”,挟持“统治者”下令产生更多的埃博拉病毒。
参与此项研究的克丽丝·巴斯勒说:“了解这一机制之后,将出现更多用于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新方法。”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8月14日发表题为“幸存者的血液可用来治疗埃博拉”的文章称,一位世界著名的传染病专家说,西非的医生应当收集埃博拉幸存者的血液以治疗染上这种致命疾病的患者。
2003年曾领导世界应对非典的戴维·海曼教授说,取自幸存者血液的抗体或许能帮助患者抵抗这种病毒。
海曼说,上世纪90年代,有7名患者在接受从幸存者血液中提取的“免疫血清”治疗后得以幸存,但这并非一种被证实可靠的临床试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专家小组认定,鉴于当前疫情的严重程度,使用实验性疗法合乎职业道德,海曼的建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
海曼说:“如果幸存下来,那就意味着你的身体能形成一种免疫机制,并清除感染。”
他表示,准备这种血清的过程相对简单,可以在隔离病房内或附近实施。“需要一台离心机和知道怎么抽血、怎么把血红细胞与透明部分分离开来的人。”
这位专家说,血液的透明部分含有抗体,可以注入患者体内,“就像输血一样”,但没有排异风险。
海曼是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部负责人。他最初曾在1976年有记录以来埃博拉首次暴发(在当时的扎伊尔)时的13名幸存者身上收集“免疫血清”。他说,扎伊尔政府1995年也这样做过,并且用这种办法治愈了7名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