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报:英国间谍新手须过“美人关”
二战对亚洲而言是“未竟事业”
《参考消息》:二战之后,当年敌对的欧洲国家消除了历史恩怨,走上了合作之路,而当年交战的亚洲国家在历史问题上仍有分歧,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米特:1945年虽然迎来二战的结束,但对于亚洲而言却是“未竟的事业”。在欧洲,法国、德国等在二战中敌对的国家,战后已经达成了完全共识,欧洲国家走上合作共荣之路,如今已无法想象这些欧洲国家之间会再次发生重大冲突;但是,这种统一的、全面的和解方案却没有在亚洲实现。
美国和中国是在亚洲发挥影响的两个大国,如果双方能就相关问题达成更多一致,将不无裨益。可以说,上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本应该在建交方面付出更多努力,但由于当时意识形态的对立,双方难以开展交往,直到70年代以后情况才出现明显改观。
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和美国在亚洲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在重拾1945年未竟之事业的时机已经成熟,亚洲各相关方应就二战遗留问题达成一个和平的、全面的、协商一致的解决方案。
《参考消息》:二战给亚洲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米特:二战留下的一个重要历史教训是,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权力分配并不是一场“零和游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亚洲一些国家曾认为国家间的实力是“此消彼长”的,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必然导致其他国家的衰落,这种“零和”思维成为日本发动帝国主义战争的原因之一。
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一个区域内的国家可以而且必须做到和谐共处。中国正变得更加强大,在经济和地缘政治领域成为日趋重要的大国,在一定程度上,大部分国家都欢迎中国在本地区扮演重要角色。同时,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本地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国家之间能否达成一种平衡状态,而不是相互排斥。在这方面,二战依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中日和解唯有通过赢得人心
《参考消息》:东亚国家应如何处理相互关系,有没有一些务实可行的建议?
米特:在当今世界,有两种工具特别强大:经济和文化。对东亚的所有大国来说,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韩国,使用好这些工具是向前迈进的最重要途径。东亚国家在经济上越来越紧密,这本身虽然无法抵消冲突,但可以形成大量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亲密感。
同时,文化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塑造本国文化品牌,增强本国文化的吸引力是在亚洲其他国家赢得人心的最好方式。日本、韩国的青年文化、漫画等文化元素在中国很受欢迎。现在中国也在努力寻找新的方式来输出本国文化。
我认为,想方设法创造中国文化品牌是赢得人心的最佳方式。在21世纪的亚洲,胜利不是靠打仗来获取,而是通过赢得人心来实现。
《参考消息》:具体到中日两国,您如何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对进一步改善中日关系有何建言?
米特: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日两国兵戎相见的时候相比,今天的局势是非常不同的。中日两国关系中存在一些困难,外交上和军事上时有摩擦,但我认为不会出现当年二战中那样的冲突。
我认为,中日两国此刻应努力做到从对方的视角看问题。在日本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公众人物,并不理解为何当年日本的战争罪行和侵略行为会给中国带来如此糟糕的历史记忆。我认为日本方面应当通过教育、公共文化、媒体等多种渠道切实帮助其国民认识那段历史,这一点很重要。
另一方面,中国方面也应认识到,当今日本不是一个恶魔,日本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活跃的社会,民众各持己见,有左派,也有右派。有些人的观点,特别是右翼看法,在日本以外不会有人接受;但同时日本也有很多自由派和左翼报纸、教授和政治家,他们在指出日本的侵略历史方面也同样立场鲜明。


- "小龙女"被骗100万成龙被骗300万 盘点被骗钱的明星(图)
- 刘翔婚后首次亮相否认妻子葛天怀孕 明年举行婚礼
- 国产片频频亮相国际电影节 凭的都是关系?
- 赵薇晒女儿睡觉萌照 小四月长睫毛迷人(图)
- 保罗沃克41岁冥寿 爱女好友齐催泪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