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社会融资规模创三个月新高
9月中国社会融资总规模创下三个月新高,央行通过定向宽松增加贷款的努力开始见效。
央行报告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0.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略低于市场增长13.0%的预期。
9月社会融资规模1.05万亿元,预期1.15万亿元,前值9574亿元。其中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572亿元,同比多增702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7500亿元。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认为:“9月社会总融资新增1.05万亿元,表内和直接融资占比上升,表外占比下降,社融结构优化。新增信贷好转由短期贷款带动,中长期贷款持续高位,银行风险偏好略有增强。”
“M2和新增存款规模低位,主要因存款偏离度考核的扰动。随着稳增长出台和楼市回暖,未来信贷数据将好转,降准降息不会出现。”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尽管实施存款偏离度考核,银行短期内难以迅速改变季末加大存款吸收的行为,从而推动M2增速有所回升。
根据央行提供的前三季度数据,计算的9月分项数据约为:
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508亿元,8月为减少201亿元;
委托贷款增加1639亿元,8月为增加1751亿元;
信托贷款减少325亿元,8月为减少515亿元;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411亿元,8月为减少1119亿元;
企业债券净融资1866亿元,8月为1947亿元;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11亿元,8月为217亿元;
2014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12.8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1.12万亿元。
从数据看,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这三类与影子银行相关的融资依然在萎缩,人民币贷款成为推动社会总融资规模的主力。
民生证券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已暂别“最坏时刻”。
①社融结构优化。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1.05亿元,社融余额增速下降至14.5%(8月为15%),表内融资较强,直接融资占比上升,但表外融资较弱。未贴现承兑汇票下降继续拖累社融,主因是房地产下行、监管趋严,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回落,同业创新活动放缓所致。
②稳增长力度似有增强。新增人民币贷款8572亿,其中:居民新增短期贷款增1290亿,但仍低于历史同期,居民消费借贷意愿不强。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低位徘徊,与9月房地产疲弱的销售对应;企业短期贷款反弹,银行风险偏好收缩有所改善;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仍维持高位,反映对债务展期和存量的维系、稳增长力度也似有加强。
③存款偏离度扰动M2。M2同比12.9%,继续低位徘徊,但可能与存款偏离度考核有关(M2采用的是月末存款计量)。央行通过SLF注入5000亿货币,为货币派生创造源头活水,宏观高频数据指示9月经济好于8月,实体融资需求也有所改善。
④财政支出力度有所增强。人民币存款新增9243万亿,其中居民新增存款增加9405亿,新增人民币存款低于历史同期,可能与存款偏离度考核,纠偏季末拉存款冲点有关。9月当月财政存款减少3137亿,反映9月财政支出力度有所增强,政策似乎再度转向“稳增长”;9月新增外币存款减少188亿美元,外汇占款或有反弹。
⑤年内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一方面,四季度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将有所改善,经济政策似乎再度转向稳增长。另一方面,从高频数据看,认贷不认房等政策支持下的房地产销售未来或会有回暖迹象。
相关报道
- 《我们的十年》关机发布会 赵丽颖乔任梁双庆生
- 高圆圆《咱们结婚吧》拍电影版 意大利实景拍摄
- 胡兵秋日骑士写真曝光 霸道总裁华丽出镜
- 吉克隽逸再登《男人装》封面 时尚多变秀美腿
- 《烈日灼心》打造“颓帅硬汉” 对小鲜肉说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