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建面临机遇 “全球最失败国家”初现曙光
在摩加迪沙街头,时常可见车辆在私人武装保护下出行。(摄影 丁小溪)
《参考消息》驻摩加迪沙特派记者丁小溪10月23日报道 索马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之一。在过去24年里,外界对索马里的认识大多仅限于这样的字眼:内战、饥荒、暗杀、海盗和难民。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布的“全球失败国家排行榜”上,索马里连续六年位居榜首,被评为全球“最失败国家”。然而,随着2012年索马里联邦政府成立,“非洲之角”曙光初现。
10月12日,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正式复馆,时隔23年后,历尽苦难的索马里终于再次迎来中国使馆。日前,本报记者奔赴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观察和记录这个最危险国度的真实状况。
安全形势大有改观
索马里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危险系数最高的地区之一。1993年“黑鹰坠落”事件发生后,美国军队全部撤出索马里,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正式恢复驻索使馆。
如今,由非洲联盟驻索马里特派团(简称“非索团”)士兵把守的机场区是摩加迪沙唯一被西方国家视为相对安全的地方。在联合国安全和安保部官员的带领下,记者乘坐防弹车,通过层层关卡,进入了摩加迪沙这片唯一的“绿区”。
在“非索团”驻地,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防御工事和地下掩体。尘土飞扬的道路上不时驶过非盟部队的重型装甲车。英国、荷兰等屈指可数的西方使馆全部设在这一区域。意大利等国的待建使馆目前只能看到一块生锈的铁皮,欧盟的地盘上也只竖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未来的欧盟驻索马里代表团所在地”。
摩加迪沙的街道大多比较狭窄,裸露着大大小小爆炸后残留的弹坑。记者每次外出都被要求必须乘坐防弹车,同时配备一辆皮卡车,车上载着六名荷枪实弹的保安。颠簸的道路上,时常可见非盟部队士兵所乘的土褐色装甲车,以及由各类私人武装保护的防弹车。
尽管袭击事件仍时有发生,但自2012年索马里结束过渡状态、成立联邦政府以来,当地的安全形势已大有改观。
自1991年爆发内战以来,索马里经历了无政府、过渡政府和联邦政府等一系列政治形态。现任总统哈桑·谢赫·马哈茂德是自1991年以来首位由议会选出的正式总统。马哈茂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索马里的安全局势正在发生质的改变。他说:“内战和部族冲突已成为过去。当前索马里面临的唯一威胁恐怖主义也已逐渐沦为强弩之末。”
就在上个月,极端组织“青年党”头目古丹在美军发动的空袭中丧生。马哈茂德说:“‘青年党’此前一度控制着11个地区,这些区域大多位于索马里中部和南部,但如今,该组织已经无法控制任何一个地区。政府军正在重新接管越来越多的土地。”
战略要地命运多舛
索马里地处东非最东端,东濒印度洋,北临亚丁湾,扼红海之咽喉,与阿拉伯半岛隔海相望,是各国货轮出入苏伊士运河的必经海路,也是沟通亚、非、欧三大洲的桥梁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的纽带。因其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索马里近代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13世纪时,索马里曾建立封建帝国。然而,从1840年开始,英、意、法殖民主义者相继入侵并瓜分索马里。二战后,英国和意大利被迫于1960年同意英属索马里和意属索马里独立,两地随后合并成立索马里共和国,并在1969年10月21日改国名为索马里民主共和国。
上世纪80年代末,索马里逐渐分裂成由部族首领控制的众多部族地盘和势力范围,部族之间你争我夺,矛盾重重,军队也分裂成了彼此倾轧厮杀的派系武装,整个国家开始走向崩溃。
1993年,美国2.5万名士兵进入索马里境内,参与联合国的“恢复希望”维和行动。他们对索马里军阀艾迪德在摩加迪沙的领地发动了突袭,试图抓捕艾迪德的两名贴身助手。但很快,美军士兵在迷宫般的狭小巷弄里陷入与索马里当地民兵的激烈交战,美军两架“黑鹰”直升机被当地人的火箭弹击落,18名美军士兵死亡,73人重伤。美军逃离后,索马里武装人员和民众拖拽着两具伤痕累累的美军士兵尸体,像战利品一样在街头穿行。这一镜头曾经反复在美国电视屏幕上播放。
对美国来说,“黑鹰坠落”事件是一场灾难性的惨败,对民众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不久之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暂停缉拿艾迪德的行动,终止美国参与索马里事务,并在1994年3月撤出全部美军部队。此后,摩加迪沙彻底陷入军阀混战的无政府状态。
20多年的无政府状态让索马里贫困肆虐,工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崩溃,成为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国家重建面临机遇
2004年,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索马里成立过渡政府;2007年,联合国安理会授权非盟在索马里组建维和部队,帮助过渡政府稳定国内局势。随后,安理会多次延长“非索团”任期并增加兵力。
2012年,索马里全国制宪会议投票通过新宪法草案。同年9月,哈桑·谢赫·马哈茂德当选索马里新一任总统,结束了该国长达20多年的无政府状态。
虽然危险依然存在,但不可否认,在国际社会与非盟的干预下,索马里政府正在步入正轨,恐怖组织遭到削弱,海盗活动也相对减少,索和平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重建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可以说,索马里局势已进入1991年内战以来的最好时期。
马哈茂德告诉记者,目前在索马里,35岁以下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5%,“如果这些精力旺盛的年轻人能够上学念书,或是有一份正式工作,就不会只懂得扣扳机和参与械斗”。在旷日持久的内战中,“整整两代索马里人失去了入学接受教育的机会”。
马哈茂德表示,索马里政府去年已经成立了自内战爆发后的第一所公立学校,并且启动了“放下枪支去上学”计划,鼓励索马里年轻人放下武器,走入课堂,接受正规教育。
自古以来,出身游牧民族的索马里人血液里流淌着游吟诗人的浪漫,他们热爱音乐、诗歌与绘画。与此同时,索马里人还有着不俗的商业头脑和务实开放的文化。今天,命运多舛的索马里终于看到了重塑昔日辉煌的希望。


- 美国驻伊拉克使馆遭三枚火箭弹袭击 IS宣称负责
- 击毙加拿大国会枪手警察被赞英雄 从业30余年
- 加总理与内阁就枪击案开会讨论 枪手被曝多次犯罪
- 加拿大国会大楼爆发枪战 枪手在逃首都气氛紧张
- 2015环法自行车赛路线图出炉


- 美国驻伊拉克使馆遭三枚火箭弹袭击 IS宣称负责
- 击毙加拿大国会枪手警察被赞英雄 从业30余年
- 加总理与内阁就枪击案开会讨论 枪手被曝多次犯罪
- 加拿大国会大楼爆发枪战 枪手在逃首都气氛紧张
- 2015环法自行车赛路线图出炉


- 《超体》粉丝见面会 吕克贝松对话中国影迷“呆萌”
- 高圆圆大婚现场飙泪 《单身男女2》“光棍节”虐心脱单
- 科幻动作巨制《超体》主创中国行 摩根·弗里曼首度来华助阵
- 《霍比特人3》曝人物角色海报 终极之战蓄势待发
- 张根硕漏税追缴数十亿韩元 不予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