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财经   >  财经滚动

国家重建面临机遇 “全球最失败国家”初现曙光

参考消息丁小溪 2014-10-23 09:23:00

  【延伸阅读】撤离索马里23年,中国从未离开

国家重建面临机遇 “全球最失败国家”初现曙光

  中国驻索马里原使馆房东之子(中)举着中国国徽,期待在中国外交官回来后亲自交回。 图片来自网络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桂涛 丁小溪 发自北京、内罗毕

  1990年年底,地处“非洲之角”的索马里爆发内战。随着战事不断升级,中国驻索使馆、医疗队和工程技术人员被迫在1991年初撤离。

  一别就是23年。虽然在过去20多年间,中国在索马里并没有外交馆舍,但中索两国间的交往从未中断。不论是中国对索马里政府的无私援助,还是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护航、打击索马里海盗,亦或是那些冒着战火来往索马里的中国进出口贸易商人,都见证着中国为帮助索马里恢复和平稳定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中索友谊的历久弥坚。

  “把中国抬进联合国”的非洲兄弟

  中国与索马里的友好关系可以追溯到约600年前。公元1420年,明朝永乐年间的学者和商人就已抵达索马里,与当地人进行了丰富的文化和贸易交流。随同郑和下西洋的费信在其所著《星搓胜览》一书中对“木骨都束”(即摩加迪沙一代)就有记载,说那里“土质贫痔,雨量极少”。

  1960年,在非洲人民独立运动浪潮的洗礼下,英属索马里和意属索马里兰先后宣告独立,二者合并为“索马里共和国”。就在索马里独立当年,中国与索马里建交,索马里成为与中国建交的第一个东非国家。

  1963年,周恩来总理启程访问亚非14国,索马里就是其中一站。他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举行的群众大会上宣布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这一明确提出“平等互利、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经典原则,后来长期被奉为中国援外的圭臬。

  建交后,中国为索马里援建了包括国家大剧院、摩加迪沙体育场、贝纳迪尔妇女儿童医院在内的诸多基础设施,还向索马里派出医疗队救死扶伤。而在1971年,23个国家在联合国共同提交“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索马里就是“把中国抬进联合国”的非洲兄弟中的一员。

  索马里独立后,其命运更是多舛。它在上世纪60年代就成为美苏临战的前沿阵地,政治暗杀、军事政变频发,又与邻国埃塞俄比亚爆发战争,导致在1991年内战爆发前,索马里国内能源紧缺、通货膨胀、民不聊生。

  1991年,索反政府武装推翻巴雷总统政权,索马里自此进入20年无政府的内战状态。也就是在那一年,中国政府决定将驻索马里大使馆撤离。按国内指示,中国驻摩加迪沙使馆、医疗队和工程技术人员立即撤离,只留少量人员驻馆坚守。两艘载满货物、正在回国途中的中国远洋轮船临时改变航道,前往摩加迪沙运送撤离人员。撤馆后,中国在索马里的事务均由驻肯尼亚使馆代办。

  中国外交人员撤离时,在摩加迪沙的50万居民中,三分之二已经逃亡,电厂被炸,整个城市漆黑一片。

  保留索驻华使馆以保持友好关系

  索马里外交与投资促进部部长贝莱在接受中国驻索马里使馆临时代办韦宏添递交的临时代办介绍信时说:“中国给了我们许多帮助,我们铭记于心。”

  在没有常驻机构的情况下,中国在过去23年间仍与索马里保持着外交关系。不论是政府间的高层往来、援助帮扶,还是商旅、学生的跨境流动,中国和索马里之间都可谓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所长徐伟忠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虽然索马里很长时间内处于无政府状态,但中国仍然保留其驻华使馆,以这种方式保持和索马里的友好关系。

  20年的无政府状态,让索马里贫困肆虐,并滋生了海盗与恐怖组织。虽然索马里在2004年成立过渡政府,并在2012年结束为期8年的过渡期,选举出议长、总统,取得和平进程的重大进步,但因为内战的破坏,索马里重建任务十分繁重:既要重建薄弱的工业基础、解决匮乏的市场物资,又要应对国内频发的爆炸袭击,还要解决长久以来的粮食危机。

  20多年来,中国一直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推动索马里和平进程,在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给予了巨大帮助,包括提供各类援助、向索马里海域派出护航编队等。

  2011年,包括索马里在内的“非洲之角”地区遭遇6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和饥荒,中国政府半个月内两次宣布提供紧急粮食援助和粮援现汇,总额共计4.4亿元,所有援助及时到位,受到国际社会赞誉。

  2008年,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并长期护航,这是中国海军首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安全治理行动。截至今年5月,中国共派出17批45艘次舰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为打击海盗、护卫航线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2009年,索马里驻华大使阿威尔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索马里需要中国军舰来护航。他还表示,希望中国海军能够帮助培训索马里自己的海军。

  人文和商贸往来不因战火中断

  中国一如既往的以无私援助为宗旨的非洲政策,使得中国人成为索马里人最喜欢的外国人。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曾经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讲述过一个感人的故事:在中国驻索使馆工作人员撤离后,使馆当年所住建筑的老房东将当时挂在使馆里的中国国徽完整地保留了十多年,他曾说:“等到中国大使馆恢复的时候,我要亲手把它交给中国大使。”在这个战火纷飞、千疮百孔的国度,索马里老人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中国这个遥远国度的尊重和热爱。

  不仅是使馆房东老人,索马里人普遍对中国和中国人都很友好。在不久前曾前往索马里开展业务的中兴通讯肯尼亚公司部门负责人韩啸看来,索马里民风淳朴,普通民众对中国人十分友好。他坚定地说,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国家,具有较好的投资环境和利润率。“在中国恢复驻索使馆后,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前往索马里进行投资。”

  即使是在索马里战火纷飞时,两国间的人文交流和商贸往来也从未中断。2012年,有超过1000名索马里学生在华留学。2013年,中国与索马里双边贸易额达到1.5亿美元。不少原本在索马里邻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经商的中国商人,看准了索马里人对生活必需品的旺盛需求,前去那里从事进出口贸易。一个曾在索马里冒险经营塑料制品的中国商人说,比起肯尼亚,摩加迪沙市场上的同类商品价格能高20%到50%,有的甚至能翻番,商人的利润空间更大。

  《国际先驱导报》当地雇员的新闻理想

  中国人是索马里人最喜欢的外国人,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在索马里的外国人经常会遭遇绑架,中国人也不例外。对新闻记者来说,索马里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之一。自1991年陷入内战以来,每年都有大量本国和外国记者遭遇袭击或被捕入狱。就在上个月,索马里家喻户晓的著名记者尤素福·艾哈迈德在一起汽车炸弹袭击中身亡。

  因此,外国媒体多雇用当地人代为采访,《国际先驱导报》亦是如此。已经为《国际先驱导报》工作7年的索马里雇员瓦尔萨迈似乎并不惧怕危险。“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记者这个职业。我希望能将索马里的艰难处境最准确地传递给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作为一名索马里记者,在国家发生严重暴力、饥荒和干旱的时候,我的义务是准确报道事实,争取外部世界的支持,降低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对索马里的影响。”瓦尔萨迈说。

  “我们长期对危险保持警惕,因为担心会成为下一个袭击目标。危险永远存在,但记者仍需要走上街头。袭击发生后,赶赴现场的记者会采访幸存者并记录对话,摄影师会去拍摄自杀式袭击现场的图片,但我们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在同一地点出现二次爆炸。”

  作为一个有6个孩子的父亲,瓦尔萨迈也曾担心记者面临的风险会影响到自己的家庭。“我的妻子阿米娜一直希望我换一个职业。但我始终具有一种使命感,作为记者,我需要反映这个国家的真实情况。”

  “在2007年成为《国际先驱导报》驻索马里报道员后,我意识到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工作。这是一个非常职业化的新闻机构,我从中学到很多。我打算一直为它工作,直到退休——虽然现在谈退休还有点早,也希望我的孩子将来能继续从事这一高尚的工作。”

  当记者通过短信向瓦尔萨迈传递了中国将在时隔23年后恢复驻索马里使馆的消息后,瓦尔萨迈说:“我们和中国永远是朋友。”

  就在记者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瓦尔萨迈发来短信:“我听到总统府附近传来爆炸声和枪响。在证实消息准确后,会马上发送急稿。”大约十分钟后,消息得到证实,伊斯兰极端组织索马里青年党对位于摩加迪沙的总统府官邸发动袭击。在断网的情况下,瓦尔萨迈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一条条短信将前方情况陆续发到我的手机上,在前方与后方的高度配合下,我们再次将索马里的突发事件及时准确地传递了出去。

土耳其派坦克压境 叙利亚难民逃亡路遇阻 反战者白宫前“躺尸”抗议美空袭叙利亚 多人遭逮捕
土耳其派坦克压境 叙利亚难民逃亡路遇阻 反战者白宫前“躺尸”抗议美空袭叙利亚 多人遭逮捕
《武则天》曝剧照 范冰冰性感李治廷英气挺拔 40岁佩内洛普当选2014最性感女星 写真秀美腿
探索神秘海洋 也可以从珠宝开始 她们都这样瘦的 7位明星终极减肥招大公开

新闻热搜榜

      人民币国际化

      详细>>

      2014年APEC峰会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