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释“法治红利” 助力中国经济升级
原标题:四中全会释“法治红利” 助力中国经济升级
23日在京闭幕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相关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改革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之际,法治中国框架的搭建将释放出“法治红利”,助推中国经济稳步升级。
四中全会闭幕的前两天,中国官方刚刚披露了三季度经济运行的核心数据。7.3%这一创出数年来新低的增速勾勒出中国经济的两大“挑战”。
短期来看,官方须稳定市场预期,避免经济跌破底限;中长期角度来讲,人口红利衰减、自然资源承载力下降等新趋势,让中国亟需找到新增长动力。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心的呈现,对中国经济化解长短期压力均有裨益。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法治中国的框架下,政府首先是一个有限政府,这将给市场提供更多空间。如果政府能够做到依法执政,经济主体就会对未来有更确定的预期,其行为就会更加稳定。民间投资、市场创新也就具备了繁荣的前提。
依法治国在改革攻坚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刘元春介绍说,对法治的强调将能够约束以前为人们所诟病的权钱交易,做到此次四中全会所要求的政治清明、社会公正。
在法治中国框架下,各政府部门对市场的规制将按照统一的法律来进行。明确的监管边界和实施模式将减少政策的主观性、任意性,从而减少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冲突,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刘元春强调,法治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后,四中全会所搭建的法治中国框架,将成为中国重要的一项改革红利以及获取更多红利的基石。
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时建中也认为,中国未来最大的红利就是制度红利,是法治红利。四中全会的召开对于巩固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和进一步推进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意义重大。他对中新社记者强调,如果没有法治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就会缺乏相应的表达机制。
时建中也提醒说,在依法治国的要求下,一些改革措施需要按照“权利化”、“义务化”和“责任化”的框架,通过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来推进。这样政府的行为更加规范,市场的预期也更加稳定。
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调整还会在更多领域出现。刘元春表示,目前很多部门所出台的红头文件和一些基本的法律冲突,未来必须以法律为准绳进行清理。一些被人为分割或是设置障碍的市场也将被逐一打通。
此外,“负面清单”也有望得到推广。刘元春表示,负面清单对于政府来说是“法无授权不可为”,对市场来讲是“法无禁止皆可为”,这种机制是法治的体现。上海自贸区探索的这种机制,未来会在更多领域适用。
对于依法治国对经济升级的重要意义,此次会议公报也进行了强调。公报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这意味着,未来官方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方面稳定经济为明年开好局,同时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助力中国经济升级。
- 《超体》粉丝见面会 吕克贝松对话中国影迷“呆萌”
- 高圆圆大婚现场飙泪 《单身男女2》“光棍节”虐心脱单
- 科幻动作巨制《超体》主创中国行 摩根·弗里曼首度来华助阵
- 《霍比特人3》曝人物角色海报 终极之战蓄势待发
- 张根硕漏税追缴数十亿韩元 不予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