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日元贬值令在华日企承压 关闭业务案例增多
参考消息网10月24日报道 外媒称,日元兑人民币的大幅下跌令一些在华经营的日本企业承受重压,迫使他们重新思考中国业务。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24日报道,受影响的是那些以人民币支付工资和运营成本,但以日元向日本出售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计算收入的企业。而中国劳动力成本的迅速攀升则加剧了汇兑因素带来的冲击。过去五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近乎翻倍。
总部位于东京、在大连设有一家子公司的外包服务供应商Recomm Co.首席财务长Daisuke Kawabata说,客户不会仅仅因为中国业务成本增加就接受涨价。
报道称,具体日本企业受到多大影响还不清楚,并且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日元贬值是一个利好,而非拖累。位于中国、主要面向中国市场的企业受益于日元兑主要货币的下跌,因为日元的贬值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价格竞争力并且增加以日元计价的收入。日元的贬值开始于两年前,近几个月来贬值速度有所加快。日元兑人民币汇率三年来下跌超过30%。
日元贬值影响发货的一个表现是,22日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截至9月份的半个财年日本对中国的进口仅同比增加了2.8%,为两年来的最低增速。电视机以及视听设备的进口减少5%,这些产品一般由日本生产商组装销往日本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和其他通讯设备进口下滑9%,尽管9月中日本发布iPhone 6给进口带来一些提振。
当然,除了汇率波动之外,中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的吸引力下降还有其他原因。跟据日本政府下属的贸易促进机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的调查,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今年北京的制造业工人平均月薪已从2009年的288美元升至522美元。
报道称,除此之外,中日两国政治紧张局面也促使日本企业管理者对于在华建厂和开设办事处都持谨慎态度。2012年中国暴发的抵制日货抗议游行使中日两国紧张关系到达顶点。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同比下降43%,至31.6亿美元;去年全年为下降4.3%。
报道称,汇率冲击在大连体现的非常明显。在大连经营的日本企业有1800家,占在华日企总数的近8%,Recomm的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到中国的日本投资者都集中在大连,他们开设产品组装厂,然后把产品运回日本。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一批呼叫中心运营商和其他技术支持企业涌入大连。这两类企业的收入都是以日元计价的。而这两类日企对日元走软更为敏感。2012年,大连规模34亿美元的信息服务出口总额中有70%的目的地是日本。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驻大连办事处负责人Minoru Arahata称,自今年春季以来,该机构收到的关闭业务的申请增多,大连的日本企业面临相当大的困难。
Recomm于2003年成立了大连子公司,向寻求降低成本的日本客户提供数据录入、呼叫中心运营等行政服务。与许多日本公司一样,Recomm选择大连就是因为该地有大量受教育水平高、会说日语的工人,这是大连与日本相距不远而且历史渊源较深的结果。
在日元走低之后,为了降低成本,Recomm接管了两家陷入困境的日资竞争对手的业务,并且把大多数日籍高管换成了本地人。 日本区域性银行山口银行(Yamaguchi Bank)大连业务的经理Hiroshi Uno称,其他日资企业也纷纷通过重新定位,把中国市场作为业务导向来应对日元走软局面。
去年12月份停止在大连工厂生产电视机的东芝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工厂(建于1991年,是东芝最老的中国生产基地)如今重点为中国市场生产医疗设备和电梯零部件。一位东芝发言人称此举旨在削减成本,并承认汇率变化影响了该厂的利润。
万宝至马达有限公司(Mabuchi Motor Co.)表示,正在加快大连工厂的自动化,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日元疲软正在降低这块业务的盈利能力。万宝至马达是第一家在中国建立全资子公司(1987年)的日本公司。
该公司在大连生产的发动机大多用于汽车并出口至日本和其他市场。然而,该公司发言人Osamu Takagi强调,日本市场对万宝至总销售额的贡献仅为10%,日元疲软令其全球市场利润受益。
NLI研究所(NLI Research Institute)经济学家Kokichiro Mio称,过去日元走软——1995年至1998年间日元从1美元兑80日元贬值到147日元,对把商品从中国出口到本土的日本制造商而言打击没那么大,因为那时候中国的生产成本要低得多。
- 《超体》粉丝见面会 吕克贝松对话中国影迷“呆萌”
- 高圆圆大婚现场飙泪 《单身男女2》“光棍节”虐心脱单
- 科幻动作巨制《超体》主创中国行 摩根·弗里曼首度来华助阵
- 《霍比特人3》曝人物角色海报 终极之战蓄势待发
- 张根硕漏税追缴数十亿韩元 不予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