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为缓解粮食进口压力 中国拟大规模种植土豆
参考消息网2月10日报道美媒称,中国不再能养活自己了。去年粮食进口的数据凸显了这一事实:中国从国外进口了2500万吨玉米和小麦(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进口297万吨小麦和260万吨玉米)。这些进口的粮食主要来自美国。除大量从海外进口谷物外,中国还从外国的渠道大量定购大豆、鲜果、奶粉、猪肉和鸡肉,并且数量在不断增加。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2月8日刊登题为《中国未来的绿色黄金:土豆》的文章,文章指出,是这些油水很大的合同未来数年可能会因中国农业经济政策上的急转弯而受到损害。由于对粮食进口不断增加的趋势看似停不下来感到严重的担忧,农业部提出了一项新的解决方案:不起眼的土豆。农业部官员希望到2020年使中国土豆的种植面积翻一番,达到2500万英亩(约合1.5亿亩),约等于匈牙利的面积。
说到土豆,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并且产量过剩——在土豆出口国中目前中国位居第10。政府专家现在发现土豆有一长串的好处。
首先是它的能量:同等重量下,土豆释放的卡路里要比稻米或(面包中的)小麦多。因此相对谷物而言,增加种植土豆将使中国能够获得更大收益,从而降低进口如此多玉米和小麦的必要性。此外,中国有大规模扩大土豆种植的潜力,因为它的农作物产量目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反过来将给中国农业提供减少、甚至整个取消种植其他谷物的机会。这样做还将会增加休整土地和轮种作物的潜力,而这有助于保存土壤的肥力,从而维持甚至提高作物的产量。这对中国有巨大的吸引力,因为经过数十年过度密集地使用杀虫剂和肥料之后,中国40%以上的耕地都地力衰减。
土豆另一个非常宝贵的优点在于它对水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土豆每年需要的降雨量为350毫米,而小麦和稻米的需求量分别为450毫米和500毫米。中国东北目前平均每年的降雨量为350毫米,因此东北可以从种植小麦和玉米,改种需水量相对较少的土豆。此刻,为种植小麦、玉米和稻米,东北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灌溉。然而,中国的这一地区饱受沙漠化之苦,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灌溉用水目前占到中国总耗水量的70%。
农业部门的这种180度大转弯会对农业收入产生怎样的影响?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张宏洲(音)说,在中国种植土豆每公顷可以获取2400美元,而谷物每公顷为400美元。
种植土豆的最后一点好处是它的劳动密集型,而这一点在中国政府眼中绝不是微不足道的。种植土豆的劳动密集型程度约是谷物的两倍,这将可以帮助那些留在乡村里的农民获得就业机会和收入。
但是,这一切当然是附带一些条件的,达到政府规定的土豆种植目标将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虽然土豆几乎在400年前就被从拉美引入中国,但是中国人并不认为它是当地餐桌上的主食。将需要采取初步的强有力的土豆推广活动,并对土豆的烹饪方法和将生土豆加工成迎合中国人口味的食品进行研究。这些努力可能会遭遇某些顽强抵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这一方面,中国当局将必须反思其给予谷物的地位。作为“战略部门”,小麦、稻米和玉米的种植已经超出了任何商业的框架,得到了大量补贴,并储存在政府的仓库中,它们的经销受到强有力的监控。随着具有竞争力的土豆即将登场,中国政府会决定取消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吗?它会让种植不起眼的土豆与生产其他谷物平起平坐吗?土豆在中国的新生将严重取决于在这个问题上的抉择。


- 发改委对高通开出60亿罚单 列出垄断“三宗罪”
- 美媒:暴风雪频袭美国 航班取消成“生活方式”
- 克里姆林宫:俄不接受“通牒” 没人能命令普京
- 港媒:印度仍然盲婚哑嫁 私奔组织反抗保守传统
- 沙特媒体:约旦飞行员被烧死前服用大量镇定剂


- 发改委对高通开出60亿罚单 列出垄断“三宗罪”
- 美媒:暴风雪频袭美国 航班取消成“生活方式”
- 克里姆林宫:俄不接受“通牒” 没人能命令普京
- 港媒:印度仍然盲婚哑嫁 私奔组织反抗保守传统
- 沙特媒体:约旦飞行员被烧死前服用大量镇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