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预测2050年经济版图 中印将超美国
【延伸阅读】美报:“去全球化”损害世界经济
参考消息网2月3日报道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网站2月1日发表外交学会东南亚问题高级研究员乔舒亚·柯兰齐克的文章《大规模的去全球化》称,最新的去全球化趋势造成的冲击可能会造成长期损害,削弱经济增长、阻碍创新、在世界各地留下最有害的政治余毒。文章原文如下:
多项指标表明我们与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相互关联性不断增强。中东的半岛电视台会立即对密苏里州的骚乱进行报道;脸书网站号称有着大批印度用户;印尼空难消息在数分钟内就通过推特传遍了全世界。
去全球化曾经多次发生
不过,许多更深层的趋势却指向了不同的方向。自21世纪的头10年末以来,全世界却进入了所谓的去全球化时期。全球贸易增长比正常水平显著放缓。银行在本国以外的投资和贷款急剧减少,投资者从发展中世界各国的股市抽身。跨境移民数量下降。
历史表明,这种向国境内收缩的情况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现象,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曾多次发生,而且令人感到担忧。
有时候,大战发生后会出现去全球化时期;还有些时候,去全球化是全球经济震荡造成的。每个去全球化时期过后,世界最终都会恢复正常,但去全球化时期的影响可能相当大。最新的去全球化趋势造成的冲击可能会造成长期损害,削弱经济增长、阻碍创新、在世界各地留下最有害的政治余毒。
至少一个世纪以来,国际体系一直在全球化和去全球化的循环之间交替轮换。在全球化时期,世界似乎变小了:贸易发展,跨境投资上扬,国际移民增加,国际交流网络的联系更加紧密。去全球化时期的情况则相反:贸易增长放缓,政府征收关税并实施其他保护主义措施,投资缩减,国家间的文化和人际联系减少。
金融危机影响仍未消散
当前的去全球化时期是2008年至2009年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引发的。危机始于美国和欧洲,然后蔓延到了全世界。衰退造成的影响在数年后的今天仍未消散。
原因之一是,危机发生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银行大幅度减少了给别国企业的贷款。欧洲国家的银行是发展中国家新兴企业迄今为止最主要的资本来源,如今却通过立法迫使这些银行更多地投资于本国企业,以降低银行风险,同时向欧洲企业提供支持。瑞士信贷银行估计,在接下来的20年,由于欧洲的银行回归本国市场,新兴市场将损失1万亿美元的资金。同时,美国和日本的银行也减少了海外贷款,麦肯锡咨询公司估计,跨境资本流比2008年之前减少了60%。
危机发生后,全世界最大的那些经济体的政府还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护本国行业,这些措施导致了全球贸易缩水。英国经济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最近发表报告,对2009年到2013年实施的贸易相关措施展开了综合分析。报告发现,在2013年,最富裕的国家比2009年多采取了23%的保护主义措施。


- “外地人”在新加坡同样遭遇子女上学难
- 美国数千人参加三名被枪杀穆斯林学生葬礼(图)
- 越南籍日企工人工资仅为中国工人二分之一
- 日本积极研发高准度癌症检查设备 检查成本每次仅5元
- 日本发现失联自卫队直升机 机上3人已死亡


- “外地人”在新加坡同样遭遇子女上学难
- 美国数千人参加三名被枪杀穆斯林学生葬礼(图)
- 越南籍日企工人工资仅为中国工人二分之一
- 日本积极研发高准度癌症检查设备 检查成本每次仅5元
- 日本发现失联自卫队直升机 机上3人已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