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推万亿债务置换计划 巧妙化解地方债
【延伸阅读】中国地方债置换是聪明的“金融炼金术”
腾讯财经智库独家 John Foley 路透社《热点透视》中国区主编
中国将地方政府所欠巨额债务转换为债券的计划可谓是聪明的“金融炼金术”。虽然此举并没有解决中国天量债务问题,但却为接下来势必发生的巨大变革奠定了不错的基础。
中国政府正在制定一项计划,负债累累的省份可以与贷款方协商,将大批贷款转换为债券。根据102号文,万亿地方债置换项目的首批额度为1万亿元。虽然相比被替换的贷款,债券的利率较低,但是银行不必再为贷款而储备相应的资本金。只有被列入地方债置换项目的债券才会得到政府的明确背书。
对于银行而言,将8%利率的贷款转换为收益率只有4%的债券,听起来像是吃了哑巴亏。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人民银行允许银行将地方债券用作获取新资金的抵押品,而银行可以用新增的“资金火力”来以较高的利率放贷。这不禁让人想起欧央行的长期再融资操作。简单地说,中国的银行获得堪比主权信用级别的债券,而收益率更高,并且可以选择用债券换来现金。
但是,这样的“金融炼金术”并不会帮助中国减少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由于大多数的贷款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债券再融资已经不太可能。相比16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1万亿的额度并不大。如果将地方政府授意下的其他贷款和负债计入的话,实际的债务规模可能会更大。
尽管如此,此举显示出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一大重要模式正在浮出水面:先稳定利好因素,之后专注处理难题。一旦相对安全的债务被再融资,还款期限延后,中国政府就可以挽起袖子来处理减记、破产和违约等难题。实际上,这相当于政府会首先列明哪部分资产是安全的,同时不明确指出其他资产不安全。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将是“硬骨头”。(汉新)
【Breakingviews作品(简称“作品”)的中文翻译权及中文版版权均归腾讯公司独家所有。未经腾讯公司授权许可,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不得对作品进行中文翻译或对作品中文版本实施转载、摘编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行为,违者腾讯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微信扫一扫,帮你发现聪明钱——腾讯财经公众号:腾讯财经(financeapp)重磅财经资讯、特色财经栏目一网打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5-05-13 15:48:01)


- 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西安参观大慈恩寺
- 日本民众集会抗议新安保法案
- 梵蒂冈正式承认巴勒斯坦 以色列表失望
- 美国一货运列车在匹兹堡脱轨 至少10节车厢脱轨
- 韩国军营枪击案凶手遗书曝光 显示严重抑郁症倾向


- 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西安参观大慈恩寺
- 日本民众集会抗议新安保法案
- 梵蒂冈正式承认巴勒斯坦 以色列表失望
- 美国一货运列车在匹兹堡脱轨 至少10节车厢脱轨
- 韩国军营枪击案凶手遗书曝光 显示严重抑郁症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