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上市公司热贴3D打印标签 谁才是真正行业主力军

  新华网 >>正文

  2015年06月10日 09:11:03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2013年至今,A股涉足3D打印的上市公司群体迅速扩容。首拨“吃螃蟹”的有光韵达、银禧科技、金运激光、银邦股份等;随后,南风股份、蓝光发展、中利科技、积成电子、亚夏股份等纷纷加入。截至目前,贴有“3D打印”标签的上市公司已超过三十家。

  不过,目前能够真正贡献业绩甚至被当做主业发展的却是凤毛麟角,有的公司因为3D打印子公司业绩不达标已经将其剥离,甚至还有公司与专家合作没多久已不欢而散。那么,3D打印到底是上市公司用于吸引眼球的“标签”?还是认真培育的新型业态?

  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真正的3D打印上市公司还需要时间的打磨和见证。

   3D打印迎资本化浪潮

  国内3D打印行业去年掀起了一轮资本化浪潮,要么挂牌新三板等场外市场,要么被上市公司并购登陆A股,另有一些上市公司以牵手权威专家的形式涉足3D打印,迅速从“门外汉”变身“领军者”

  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3年国情咨文中将“3D打印”视作美国实现制造业复兴的重要途径开始,“3D打印”概念正式进入全球视野。而在中国的一个标志性起点是,2013年初北航王华明教授的“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引爆二级市场对3D打印概念股的炒作。

  “在经历了前两年概念炒作之后,现在,无论从政策支持还是行业环境来讲,国内3D打印已真正迎来了春天。”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对上证报记者表示,“行业并购虽然表面上依然风平浪静,实际已经暗流涌动。”

  上证报记者调研发现,从去年开始,国内3D打印行业已经开始了一轮资本化浪潮,不仅有先临三维、三的部落等3D打印公司挂牌新三板、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场外市场,更有公司通过被上市公司并购的方式登陆主板市场。与此同时,一些上市公司也纷纷“半道出家”,以牵手权威专家的形式为主涉足3D打印,并且在资本的支持下迅速从行业“门外汉”变身“领军者”。

  “现在国内有一定规模的3D打印公司基本都挂牌新三板了。”有业内人士直言。

  国内3D打印公司因其规模尚小,难以直接在A股IPO,新三板则成为主要聚集地。据统计,目前新三板的3D打印挂牌公司已遍布产业链上中下游,数量有9家之多。其中,从事上游三维数据业务的公司包括先临三维、北科光大;从事上游打印耗材业务的有鸿盛数码;中游打印设备公司包括天弘激光、先临三维、乐彩科技、拓斯达、腾冉电气和北科光大;下游应用服务公司则有泰利模具、路通精密、天弘激光、北科光大等。

  在资本化浪潮的助推下,3D打印公司的估值水涨船高。从A股来说,绝大多数公司的3D打印业务尚处于前期投入阶段,金额规模从几百万到上亿元不等,即便能够贡献业绩的也只是“杯水车薪”,但是二级市场已给予了高额的“回报”,股价翻番不在话下。例如,金运激光近一年来股价涨幅达550%,总市值接近100亿元,市盈率超过970倍;银禧科技总市值75亿元,近一年股价上涨398%;光韵达近一年涨幅也有222%。再以去年挂牌新三板的杭州先临三维为例,其2014年实现盈利仅621万元,目前总市值已达到26亿元。

  放眼国际,3D Systems、Stratasys等3D打印巨头的成长之路无不伴随着并购重组,无论哪个公司有新技术出来,都会引发一场并购,并购成为刺激其股价不断攀升的关键因素。与之相应,最近一两年,国内的并购也在悄然萌发,如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通过并购关联企业拓展业务范围,进入金属3D打印领域;先临三维通过并购进军工业3D打印和生物3D打印领域,最近一例并购则发生在本月初,即并购原竞争对手、工业三维扫描提供商天远三维。据上证报记者了解,不少3D打印上市公司近期也开始寻找并购标的。

  对于并购意向,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上,光韵达董事长侯若洪坦言:“虽然中国3D打印的市场刚起来,可供并购的标的并不多,但是我们对并购是欢迎的。”银禧科技董事长谭颂斌则认为:“国内的3D打印公司在这波资本化的浪潮中,能上市的基本都已上市,剩下的估值也已经很高,并购吸引力并不是很大。相比而言,国外的3D打印企业技术更强,估值更合理,是更加合适的并购标的。”

   3D打印权威专家遭疯抢

  由于3D打印概念在资本市场的火爆,国内权威专家又屈指可数,一位专家被多家上市公司“争抢”的事情时有发生

  作为一项舶来品,3D打印技术在国内的初期发展主要依赖于高校的海归学者。上市公司涉足3D打印的标志性做法,就是与权威专家合作,即通常由上市公司出资、专家团队技术入股,组建3D打印子公司。

  目前,国内3D打印领域的权威专家包括清华大学颜永年、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西安交大卢秉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四川大学康裕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徐铭恩、西北工业大学黄卫东、华南理工大学杨永强等。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于3D打印概念在资本市场的火爆,国内权威专家又屈指可数,一位专家被多家上市公司“争抢”的事情时有发生。典型例子就是北航的王华明教授,先后有中航重机、南风股份、宝钛股份等公司公告过欲“牵手”王华明教授。尤其是中航重机与南风股份,都因王华明教授的重大研究进展“风光”了一把。

  早在2011年12月,中航重机与控股子公司中航(沈阳)高科技有限公司、王华明研发团队就共同投资成立了中航激光成形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3D打印业务,中航重机为控股股东。2013年,王明华凭借“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摘得当年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航重机也因此成为当时“最纯正”的3D打印概念股。

  同样,王华明最近一项3D打印科研成果,则为南风股份吸引了无数眼球。近期的机构调研报告显示,南风股份与王华明教授合资的南方增材,经过3年开发了国际首创高性能、短流程、低成本电熔精密成型(3D打印)新工艺,该技术为王华明教授继2013年在钛合金激光成型技术上取得世界性重大突破后的又一革命性技术,将在大型铸锻件领域掀起变革。目前该3D打印设备已经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首先期望在核电领域拓展。

  统计显示,除了王华明教授外,与颜永年团队合作的上市公司包括海源机械、科达洁能、南通锻压;与史玉升团队合作的包括华中数控、华工科技;与卢秉恒团队合作的则有昆明机床、秦川发展(已更名秦川机床)、沈阳机床、轴研科技等。

  当然,合作难免有摩擦。据上证报记者了解,某上市公司宣布牵手“中国3D打印第一人”颜永年教授,从此进入3D打印领域。可是,双方的合作并不顺利,现在已经不欢而散。但该公司股价上涨的“引擎”已然启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从叛逆少女到好莱坞导演:图片回顾寿星朱莉的精彩人生40年 毕业季盘点明星演讲:娜塔莉·波曼哈佛分享黑历史 J.K.罗琳谈失败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美国书展

      详细>>

      贵阳数博会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