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委再提国际板试点 短期内没有时间表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一大重要目标,国际板何时推出,一直是资本市场悬而未决的问题。
6月1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发改委等八部委制订的《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称,要“适度加快金融市场开放”,包括“适时启动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试点”。这被市场解读为国际板即将推出的信号。
不过,对于国际板即将启动的传闻,上交所回应称,国际板近期没有实质性启动计划。
证监会缺席
自去年6月以来,在官方文件中,国际板这个词汇一直“销声匿迹”。《指导意见》的出台,使得国际板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由于市场预期国际板的出台,将对市场资金起到分流作用,因此,每次国际板有风吹草动,都会引发股市震动。八部委制订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再次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关于“国际板将在短期内推出”的传言一时间成为最大的新闻。
然而,这次八部委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却没有证监会的身影,这也引发了市场诸多猜测。
推出创业板、股指期货、国际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三大任务,随着创业板、股指期货的推出,国际板何时推出就一直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但是,在郭树清上任证监会主席后,新股发行改革、资本市场监管成为证监会当前的主要工作,加上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拖累,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股市表现都不乐观,使得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并不成熟。因此,对于国际板,证监会一直采取谨慎态度。这次八部委联合发文,主管资本市场的证监会却缺席,表明这项创新在当前证监会任务列表中可能不会排得很靠前。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证监会缺席八部委文件,或许是因为这份文件更多是原则性的阐述,不涉及具体的政策执行,更没有带有约束性的时间表,因此央行出面已经足够。
资本项目开放进程提速
这次《指导意见》的重点,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而金融市场的开放无一例外地涉及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的问题。八部委的意见,很可能加快一些关键领域对外开放的进程。
目前,海外资金进入中国进行金融投资,主要有三大途径:QFII、人民币QFII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但这些渠道显然已经难以满足海外资金投资中国市场的需求。扩大金融领域的开放,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正在紧张筹备的原油期货,就将投资者目标扩展到了国际资金,希望通过原油期货市场,在原油定价体系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框架中,国际板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业内人士指出,国际板实质上是资本项目管制上打开一个口子,意味着除了境内外双向投资之外,境外的企业也可以直接在境内的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融资效率更高,流动性和透明度更好。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板A股上市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步,是迟早会发生的事。证监会之前对此态度也很明确,现在八部委对此进行调研,制定规则,表明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在提速,但距正式出台还有一段时间。
短期内没有时间表
由于国际板即将推出的传言引发昨日股市大跌,因此,投资者对国际板何时推出十分敏感。
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昨日向媒体澄清称,《指导意见》是一份中长期的战略指导性文件,其中关于“适时试点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具体内容,上交所一直都在研究、筹备中。近期,上交所国际板没有实质性的启动计划。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也表示,在这份涉及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和海关总署等八部委的通知中,却惟独缺少了证监会。表明《指导意见》应该不是针对国际板的方案。国际板推出需要三条件:经济稳定向上;引入资金速度大于融资速度;市场拥有足够承接能力。这三个条件并不充分,因此,短期内国际板不会推出,投资者对此不应恐慌。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强调,这次八部委联合出文体现的是整个宏观面金融开放的趋势,但是事实上国际板只是这次文件中很小的一个环节,并非是此次文件针对的重点。“部分投资者对这些信息过分夸大引发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