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成大宗商品价格晴雨表
参考消息网2月25日报道 英媒称,在过去十年里,中国一直是大宗商品需求的最重要因素。但市场必须接受中国经济“新常态”。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24日报道,随着中国人结束新年假期,大宗商品交易商和业内高管们会猜想中国羊年大宗商品行情会怎样。为什么大宗商品交易商会关注中国的增长? 因为在过去十年里,中国一直是大宗商品需求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市场必须接受中国经济“新常态”。大宗商品需求的突然减缓或变化可能波及全球市场。
那么现在的情况怎样?
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模式正在改变。紧跟中国经济数据的铜等金属已经受到影响,交易价格降至五年多以来的最低点。去年中国钢铁消费量下降,这是30年来的第一次。
牛津能源研究所说,随着中国的能源消费越来越高效,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也在减缓。2003至2012年间,中国占到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2/3,而到2014年创下了20年来的最慢增速。这预示着未来的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哪些大宗商品会受影响?
最有可能受影响的是与建筑和基础设施相关的原材料,即所谓的“早周期”大宗商品,例如钢铁、铁矿石和煤。许多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房地产建设放缓,今明两年铜的需求会受影响。
麦格理公司分析,中国需求增长仍将乏力。该公司估算,到2019年,铜市场将出现200万吨过剩,而不是预期的不足。对矿业公司而言,这意味着它们不需要增加产能。换句话说,繁荣时期绝对结束了。
报道说,不过不必恐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在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下,中国的大宗商品总消费量不可能达到最高点。相反,它会逐渐转向高等级的粮食和金属。
关键的推动因素将是收入增加以及消费能力的提高。
预计一些食品类大宗商品的表现会很不错。联合国粮农组织说,牛肉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进口食品类别,年增速将达到7%。由于国内乳制品产量增长放慢,乳制品进口量也将大幅增加。
随着中国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上海黄金交易所等市场基础设施的改善,黄金需求也会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