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角度看中国经济新常态(经济透视)
2014年,世界经济增速再次低于预期,仅比2013年的2.5%略微上升至2.6%,延续了近年来的低增长格局。2015年的增长前景也不乐观,预计将小幅增长至3%,至2017年之前,年均增长率约为3.3%。
世界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大宗商品价格疲软、各大经济体利率持续走低、货币政策两极分化以及世界贸易疲软等。尤其是2014年年中以来,油价持续暴跌对全球经济起到了提振作用,抵消了石油依赖进口的发展中经济体在经济增长中面临的逆风。然而,低油价将继续削弱石油出口国的增长前景,带来严重的区域性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风险向下行一方倾斜。金融市场波动,加上流动性状况突然恶化的风险,有可能大幅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借贷成本。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大宗商品市场波动,或某个主要新兴市场的金融系统出现压力,都可能导致对风险资产的重新评估和潜在资本流动的剧烈波动。如果欧元区或日本陷入长期经济停滞或滞胀,全球贸易可能会进一步疲软。
在这种日益复杂和脆弱的国际经济危局下,世界银行预测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7.1%,2016年增长6.9%。2015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3。但是,无论增速多快,中国经济发展显然已进入新常态,反映出中国政府推进结构性改革以实现快速且更具可持续性和公平性的长期经济增长的愿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国需要掌握微妙的平衡术:首先,尽管高收入国家经济复苏乏力,但中国经济仍能从外需上升和油价下跌中受益,这或许能给2015年的经济增长增加一个百分点。其次,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状况始终保持强健,其中,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改革的推动下有望加快增长,去年前3个季度,服务业增长达7.9%,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半,而服务业每增长1%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超过工业同等增长带来的就业。
此外,信贷增长对提振需求的效应越来越小。在金融危机前,信贷每增长1%能带来1%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年来,信贷需要增长3%才能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原因是大量信贷渗漏到非实体经济部门引发资产价格通胀。但这种情况的好处是信贷增长放慢,对经济减速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小。
假如今年中国的经济减速超出预期,中国也拥有必要的政策缓冲,包括充足的财政空间可容纳较大规模的中央财政赤字以弥补预期降低的地方财政赤字。中国也可以采取措施降低银行成本,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吸收存款保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不过,中国要在经济上取得长期成功的关键在于,这类措施只能配合而不能取代改革议程,才能在未来数十年保持高速、高效和可持续的增长。
(作者为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14日 22 版)


- 杀害留美女生邵童嫌犯或系其男友 已逃回国内
- 墨西哥失踪学生亲属闯入军事区示威
- 巴黎犹太超市遇难者在耶路撒冷安葬
- 俄民调:中国是俄罗斯人心目中最重要的外交政策伙伴
- 印度北方邦酒精中毒死亡者升至29人 或饮劣质酒所致


- 杀害留美女生邵童嫌犯或系其男友 已逃回国内
- 墨西哥失踪学生亲属闯入军事区示威
- 巴黎犹太超市遇难者在耶路撒冷安葬
- 俄民调:中国是俄罗斯人心目中最重要的外交政策伙伴
- 印度北方邦酒精中毒死亡者升至29人 或饮劣质酒所致


- 田亮发声明否认森蝶攻击大小S 已向警方报警
- 春晚语言一审毙两节目 哑剧成二审重点
- 2015年将实施的影视新政 一剧两星、限外令等均在列
- 周杰伦不签婚前协议 砸195万欧洲办婚礼
- 《奔跑吧兄弟》曝电影彩蛋 观众等待0130笑出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