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海外并购主角从国企逐渐转为民企
参考消息网9月23日报道外媒称,中国最近几年来一直是收购海外资产最多的亚洲国家;但在中国内部,买家身份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的买家不再千篇一律地是手握几十亿美元追逐从石油到矿业等各种资产的国有企业,反而有越来越多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家带领自己的公司寻求收购西方的品牌和技术。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22日报道,中国国有企业进行的一次性收购交易的规模仍然较大,但在过去三年中,像电脑制造商联想集团和综合性企业复星国际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海外收购的规模也比过去要高得多。
美银美林亚太并购交易主管斯蒂芬·戈尔称,中国企业境外并购交易的主旋律已经改变,国有企业不再是海外资产的唯一买家,计算机和科技行业的民营公司最近几年也开始在全球舞台进行高调的收购交易。
报道称,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海外收购资产的规模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接近,仅今年以来,就有价值210亿美元的188桩海外收购交易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展开的,仅比国有企业的海外收购规模少20亿美元。而在四年前,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收购交易的规模要比民营企业高出240亿美元。
去年,民营企业海外并购交易规模达到创纪录的230亿美元,大致相当于2010年水平的三倍。在单笔交易方面,国有企业的并购规模仍然更大,但民营企业一直更为活跃。
银行家们指出,民营企业竞争力日益增强的三个原因是:资源价格不断下滑、交易规模不大和北京的反腐行动。反腐行动重点关注国有企业的过度支出。
摩根大通北亚并购交易的一名负责人称,大型国有企业进行的自然资源并购交易在中国海外并购交易中占主要部分,但由于大宗商品的市场状况和低迷的价格,并购步伐一直在放缓。
他说,国有企业海外并购步伐放缓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中国新的领导层上台后,政府对并购的审查更严格,人们变得更谨慎。
银行家们说,民营企业进行的许多海外收购交易通常都规模太小,不会吸引监管机构的注意。根据新的规定,只有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海外并购才需要国家发改委的全面审视,但在新闻媒体、通讯等“敏感”行业,任何收购交易都必须经过审核。
香港精品投资机构瑞东集团执行董事总经理伯乐说,预计中国民企将继续开展海外并购,西方市场是其主要目标。伯乐说,美国市场有大量待价而沽的资产,欧洲也有许多不良资产,从价格角度来看非常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