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日前,在交大礼堂,记者见到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先生,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一些,说话声音洪亮而清脆。在交大的演讲,是他本次亚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此前他造访了印度和中国香港。在交大的演讲题目是“中国经济新格局与中国的机会和挑战”。
这是克鲁格曼继2009年后第二次访华,整个交大礼堂坐满听众,人们之所以对他感兴趣,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诺奖得主,而是他在2011年于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过一篇文章叫作《中国经济会不会崩溃?》。在那篇文章中,克鲁格曼指出: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更多依靠贸易顺差维系工业的正常发展;投资支出占GDP的50%,而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不断膨胀的房地产泡沫所造成的,与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前的情况非常类似,而且中国房地产泡沫正在破灭。此外,与美国金融危机相似的还有另一个情况:信贷过度膨胀,多数贷款并非来自于银行而是来自于未被监管和保护的影子金融体系。在文章的结尾,克鲁格曼表示:世界经济已经饱受欧洲金融危机之苦,我们真的不需要一个新的危机发源地。文章一出笼,就引起轩然大波。3年过去了,中国的经济情况并没有他说的那么糟。此番面对面交流,人们自然想听听他对中国经济到底是怎么想又是怎么说的。
克鲁格曼一上来就表示,“我不是唱衰中国”。他肯定了近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成绩,的确是好过欧美,中国政府的政策值得称赞。“中国是不是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呢?虽然我不觉得这个问题意义非常大,但我觉得的确会。”他说。
在他看来,中国经济需要以更多的消费拉动为主,这个转型需要加大力度,时间紧迫。他说:2009年以来中国很多的政府投资都投到了一些项目当中,而他认为中国真正应该鼓励的是可持续的消费增长。“展望未来,二十年后的中国我是看好的。”
在演讲互动环节时,克鲁格曼说,自己不喜欢分析中国经济,“这不是因为我反对中国,但的确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所有中国的经济统计数据都有点像科幻小说。”他还表示,自己不是一个中国通,但希望试图跟更多的中国通交流,通过层层迷雾看到中国经济的现象。在回答“所有的发达国家市场看起来都已经在实行量化宽松”问题时,克鲁格曼说:我不觉得未来会有新问题。我们退一步看看整个世界的情况,整个世界都有通缩的压力,现在世界的货币政策整体来说还是太紧缩,所以任何国家,尤其是大国,如果能够更积极地扩张货币政策的话就会引导世界经济走向正确的方向,但有的国家出于某些原因不希望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他们会抱怨别的国家的扩张政策让我们受苦,事实上正是这些国家不采用量化宽松的政策才使得世界经济的发展不能走向正确的方向。一旦走出通缩,要退出量化宽松是很容易的:央行可以出售资产,然后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胀。
相关报道


- 中国海军第十八批护航编队访问荷兰
- 英醉酒吸毒青年给首相打恶搞电话 事后嘲笑安保漏洞
-
威胁炸毁青瓦台嫌疑人身份曝光 国会议长前助理替子辞职
- 越南正在加速城市化
- 史上最大暴风雪或袭美东北 3000万人受影响


- 中国海军第十八批护航编队访问荷兰
- 英醉酒吸毒青年给首相打恶搞电话 事后嘲笑安保漏洞
-
威胁炸毁青瓦台嫌疑人身份曝光 国会议长前助理替子辞职
- 越南正在加速城市化
- 史上最大暴风雪或袭美东北 3000万人受影响


- 童版金球奖红毯来了! 小乔治·克鲁尼夫妇萌翻
- 2015年有哪些华语片值得期待?
- 图集:姚贝娜病逝 那个爱笑的女孩已远去
- 48岁周海媚娇艳如少女 30年惊艳角色全回顾
- 田亮发声明否认森蝶攻击大小S 已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