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英国银行业者:应发展个人人民币零售产品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8日报道,新加坡和英国银行业者认为,两地金融机构今后应发展更多针对个人投资者的人民币零售产品,并提高商界使用人民币的意识,以继续促进两地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
由新英私人界所主导的首届人民币离岸市场论坛昨天召开,吸引两地共计16家金融机构的高层出席,讨论业界可如何掌握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增商机。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英国财政部去年2月宣布这个论坛时,也同时宣布设立一个双边金融业对话机制,以加深两国金融与经济合作。
目前,新加坡和英国是香港以外,两个全球规模最大且增长最快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各自主要支持东南亚和欧盟市场。
两国也是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新加坡获得的总投资额度为500亿人民币(约100亿新元),英国的额度则是800亿人民币。
两地之间流动的离岸人民币也与日俱增。根据世界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数据,从英国流向新加坡的离岸人民币金额,从2013年的7亿6500美元(约9亿5600万新元),翻倍至去年的近250亿美元(约312亿新元)。
在闭门论坛中,鼓励中小企业和零售投资者使用人民币是与会者重点讨论的一大课题。
渣打银行交易银行主管莫达兴(Motasim Iqbal)说:“我们认为,新英这两个中心可发挥更大的作用,鼓励和提高跨国企业和大型当地企业以外较小公司使用人民币的认识。”
汇丰银行环球资金管理部人民币国际化环球业务主管张捷指出,新加坡还未充分利用RQFII的总投资额度,因此有增长的空间。
她也表示,有些企业还不愿意通过人民币结算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量,因为以人民币融资可能比美元融资相对更贵,但随着市场不断变化,企业需要对两种选择都持开放态度。
新加坡银行公会和伦敦金融城政府在论坛后发出联合声明表示,两地可通过多个途径,让企业和投资者更加熟悉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按三个步骤展开:贸易结算货币、投资货币、以及储备货币。
昨天的一部分建议围绕着前两个步骤,包括鼓励企业将人民币纳入它们的贸易结算以及现金管理程序中、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人民币产品,以鼓励离岸人民币投资、金融机构加强电子交易平台,以鼓励更多投资者参与人民币外汇产品交易等。
银行公会主席钱乃骥说,这些合作领域将巩固新英作为领衔离岸人民币中心的位置,他期待两地金融机构未来更多的交流和合作。
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至今已有15个,随着更多地区出现这类中心,新加坡今后的地位会否受影响也是一个讨论课题。
华侨银行环球交易银行服务现金管理部产品管理主管李瑞祥表示,中国还计划推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因此预期离岸人民币结算景象将继续演变。
他也表示,新英两地不像香港和台湾,拥有天然的离岸人民币资金,因此可从商贸流通所提供的人民币协作机会中受益。


- 日本研究人员刊文称发现“亚洲第四类猿人”
- 枪手袭击利比亚酒店至少9人死亡 IS宣称负责
- IS威胁斩首奥巴马 日本人质约旦飞行员命悬一线
- 日本外相指示尽全力解救人质
- 菲律宾警察与反政府武装冲突致44人死 指挥官被免


- 日本研究人员刊文称发现“亚洲第四类猿人”
- 枪手袭击利比亚酒店至少9人死亡 IS宣称负责
- IS威胁斩首奥巴马 日本人质约旦飞行员命悬一线
- 日本外相指示尽全力解救人质
- 菲律宾警察与反政府武装冲突致44人死 指挥官被免


- 童版金球奖红毯来了! 小乔治·克鲁尼夫妇萌翻
- 2015年有哪些华语片值得期待?
- 图集:姚贝娜病逝 那个爱笑的女孩已远去
- 48岁周海媚娇艳如少女 30年惊艳角色全回顾
- 田亮发声明否认森蝶攻击大小S 已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