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美报:机器人倒逼中国经济升级转型 工人面临失业

  参考消息网6月12日报道美媒称,过去十年,在很多国家眼中,中国已成为一个抢夺工作岗位的巨兽,用其似乎无限供应的低薪工人来吞噬整个行业。但事实是中国现在正把兴趣转向自动化设备,这一转变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6月10日刊登文章称,2014年,中国工厂使用的自动化设备约占全球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四分之一——比2013年增长了54%。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称,到2017年中国拥有的制造业自动化设备数量将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文章说,美的集团计划在今年年底用自动化生产线取代家用空调事业部的6000名员工。富士康公司计划在3年内将约70%的工厂岗位转为自动化操作,并已在成都建立了一家全自动化的工厂。

  文章认为,中国工厂岗位的消失速度可能要比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更快。这可能让中国更难以解决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难题,因为对经济再平衡的需求使得国内消费发挥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经济增长不仅是由制造业出口推动的,而且还是由对房地产、工厂和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投资所带动的。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内消费支出仅约为美国国内消费支出水平的一半。

  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毕竟,最终所有投资必须获得回报。工厂必须生产出有利可图的产品。房子必须有人住,租金必须有人交。要获得这些回报,就需要中国家庭挺身而出,发挥更大作用:他们应当加大消费。

  要做到这一点将是非同寻常的挑战,底线是任何旨在再平衡经济增长的政策必须提高家庭收入,同时降低储蓄率。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技术加快发展会使实现这一目标更为困难。

  发达国家遵循的传统做法是首先提高家庭收入,在制造业的基础上打造一个稳固的中产阶级,然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在自动化时代,中国正面临着类似的转型。

  自动化已对中国工厂就业率造成实质性影响,1995年至2002年,约1600万个工厂岗位消失。这一趋势还将不断加快。

  如果中国经济为更多受过教育的工人提供大量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这可能就不是问题。那么,解决办法是为失业的蓝领工人提供更多教育和培训。

  但事实是中国一直在设法为人数猛增的大学毕业生创造足够的白领工作岗位。

  由于自动化软件和人工智能越来越对知识型工作岗位构成影响,尤其是在入门级岗位,中国经济可能越来越难以吸收技术工人。

  在自动化革命展开之际,何种政策能帮中国成功实现向消费型经济转型?提升医疗、退休和失业保险体系,让中国职业人士感到更安全,或许有助于降低储蓄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高考撕书狂欢过后 看各学科知识的正确打开方式 从叛逆少女到好莱坞导演:图片回顾寿星朱莉的精彩人生40年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美国书展

      详细>>

      贵阳数博会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