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政府重振经济障碍重重
印度即将执政的政府宣称要重振该国经济,并使这个亚洲第三大经济体步入可持续增长轨道,但新政府可能会面临一系列极为艰巨的挑战。
亲企业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在印度议会大选中大获全胜,令外界期待由该党总理候选人莫迪(Narendra Modi)带领的强大政府能够重新启动印度商业。
据上周六公布的最终统计结果显示,人民党赢得了议会下院545个席位中的282个席位,从而得以在无需联盟党派支持的情况下组建政府。自印度独立以来几乎一直掌握政权的印度国大党(Indian National Congress)在选举中遭到惨败,仅获得44个席位。
莫迪及其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人民党利用民众对印度经济在国大党领导下停滞不前的反感,以就业和发展等竞选承诺赢得大选。
莫迪在周日与其他党派领导人会面,就组阁问题进行讨论。
在上周五的获胜庆祝会上,莫迪对支持者们表示:我希望向印度国民保证的是,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给予信任;如果没有发展,印度年轻人的生活不会发生改变。
印度经济活动增长步伐目前降到了几乎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印度经济2014年第一季度较上年同期的增速低于5%,而2011年创下的峰值水平则高于9%。
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是由于生产和基础设施陷入瓶颈,令企业无法增加产量,所以印度的通货膨胀水平仍处于高位。此外,就业增速没有赶上人口增长,对于这个每年新增适龄工作人数达到1,000万人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重大问题。
重振企业投资和支出可以有所帮助。印度人民党承诺简化政府程序,对于这个以繁冗以及规则反复无常著称的国家来说,这种举措可以令企业运行更加简便。出口也将获得提振,这对于印度减轻对外国融资依赖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印度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去年曾遭受冲击,因为当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首次宣布将放缓旨在刺激美国经济的购债步伐。美联储的表态令资本纷纷撤出亚洲及其他地区风险较高的市场,印度卢比也成为去年夏季全球表现最差的货币之一。
除此以外,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包括长期存在的财政赤字,这一问题也导致了印度对外资的依赖。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印度政府采取了提高公务员工资以及扩大福利项目规模等一些列举措,以期提振经济,政府支出由此大幅膨胀。不过,预算赤字并没有缩窄,即使在市场恐慌消退后也是如此。
因此很多经济学家呼吁新政府减少对食品、柴油和化肥等方面的大规模补贴,这些补贴加在一起约占总支出的15%。新政府必须在7月份提交首份预算报告。
削减补贴的举措不会受到欢迎。诸如私有化等增加收入的措施在政治上也会遇到阻力。
莫迪在担任西北部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时曾创造了经济成功的纪录,他当时的做法是简化该邦的企业设立流程。
但在全国层面上,经济学家们所希望的那些重大政策变革(比如将摇摇欲坠的国有银行私有化,或是中央政府放弃对煤炭生产的垄断控制)带来的争议性要大得多,需要强大的领导力。
虽说印度人民党在选举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但一些人怀疑该党能否与既得利益作斗争,削减国家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
位于新德里的印度智库全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Public Finance and Policy)的经济学家沙赫(Ajay Shah)说,很多看好莫迪的人都乐观得太早了,他们以为莫迪可以成为里根(Reagan)或撒切尔(Thatcher)夫人那样的人物。沙赫过去对国大党采取的经济政策有着重大影响。
制度上的约束使莫迪的任务变得复杂化。印度人民党在印度议会上院没有多数席位。这就意味着,尽管新政府能迅速在内阁层面采取行动,比如给已处在审批流程中、尚未实施的行业项目开绿灯,但调整立法将需要更广泛的共识。另外,对于某些类型的改革,中央政府也不能单独说了算。印度议会上院成员由各邦立法机关选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执行董事维尔马尼(Arvind Virmani)说,最大的挑战将是使印度各邦认同政府的举措。
许多公司对新政府最大的希望就是实施单一的商品服务税收政策,这将简化目前各邦重叠征税的复杂网络。但这一计划在上届政府遭到搁置,部分原因是,这需要各邦放弃财政自治权。一些邦担心,如果地方税收纳入单一全国性的税收系统,那么邦政府的收入将减少。公司其他的主要期望还包括改革印度的劳动法,放宽招聘和解雇限制,这样做可能需要各个邦政府的合作。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莫迪的上任不大可能立即带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影响。
评级公司Crisil的经济学家Vidya Mahambare称,至少在几年内主要的积极影响不大可能充分显现出来。
然而考虑到印度人民党是以亲增长和发展为口号而取得的胜利,莫迪如果只依赖自己的声誉,就会面临太大的风险。
Mahambare称,即便在新政府不实施重要改革的情况下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达到了6%的预期目标,6%的增幅并不能创造所需的就业,新总理没有松懈的理由。
(本文选自《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