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国像第三世界那么腐败吗?
【延伸阅读】
德报:美国兼具中国和欧洲之长
2013-10-18 11:03:30
参考消息网10月18日报道 德国《世界报》网站10月15日发表了题为《美国兼具中国和欧洲之长》的署名文章,作者汉堡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托马斯·施特劳布哈尔在文章中指出,“香蕉共和国”、“走下坡路的国家”、“比希腊还糟糕”——欧洲人几乎异口同声地对美国现状作出毁灭性判决。其中还经常掺杂着幸灾乐祸和些许自以为是。
但掘墓者走上了迷途。美国上演的是一场政府危机,而非经济危机。美国经济没有走到尽头,反而面临一场繁荣。
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本、廉价能源和不去顾及长期环境风险:这是经济持久繁荣的理想前提。中国在过去35年中凭借这一方法实现了从一贫如洗到世界强国的惊人跨越。美国现在效仿相同的榜样并寄希望于中国的成功模式。
将会出现再工业化
劳动力在美国是廉价的,因为那里有很多失业者。此外,与欧洲不同,美国人口还在不断增长。这种情况下,工资水平不太可能出现快速、大幅增长。
资本在美国是廉价的,因为美联储几乎免费的贷款政策导致较低的利率水平。由此一来,美国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资助实施创新点子。美国一如既往优秀的科研环境使之从不缺少新点子(看看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来自哪里!)。
必须投资改善的主要是美国的基础设施,这一领域将需要大笔资金。因为美国的电网已经老化,道路年久失修,交通系统也需要更新换代。由于国家债台高筑,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加大私人投资者参与程度的新财政模式。
美国资本市场的能力和灵活性会设法使这次探索取得成功。伴有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生物学和材料学进步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将为美国经济带来至关重要的增长推动。
最后,水力压裂法的问世使得能源成本降低。今年夏季,美国取代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不久后,美国通过开采页岩油也将成为世界头号石油生产国。
结果是:美国的能源价格低廉。而欧洲由于能源转折政策导致能源价格提高。综上所述,美国生产商相对于欧洲对手的竞争力将变得更强。这将导致美国出现再工业化。
外移到中国的工厂就业岗位将重返美国。能源和汽车产业繁荣发展。钢铁制造、造纸业或基础化工业以及汽车、飞机和船舶制造业也都将极大受益于低廉的能源价格。这反过来又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国民的富裕程度。
艰难时期终将度过
是的,预算之争、财政悬崖、可怕的国家负债和美联储极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使这一切变得相当吓人。但正因恐惧巨大,这样的预期不会变为现实。
就如冷战时期一样。恐惧的平衡阻止了核武器的使用。所有人都知道,一旦爆发核战争,人人都是输家。也可以这样理解德意志银行联席首席执行官安舒·贾殷的警告——美国破产“将是一种快速传播的致命疾病。美国出现债务违约后将无人生还”。
因此美国人无论如何都要度过这一艰难时期。为避免破产,他们会延长还款期限,重组债务,或许有朝一日甚至能达成妥协方案。
赢得的时间将用于治愈伤口。经济繁荣自然会导致新增债务迅速减少。与世纪之交比尔·克林顿总统在任末期时类似,此后国家债务甚至也有可能减少。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经济增长都是美国减少负债的最佳手段和抑制新增负债的最强有力武器。
因此,全世界目前在惊讶与赞叹中观察的并非一名躺在病床上的临终病人。这场政府危机是美国所需进行的蜕变的一部分。美国会在生产领域变得更加中国化,在社会福利领域更加欧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