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卫列:京津冀一体化首要是规划一体
本文作者是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贾卫列
京津冀一体化持续发酵,保定、唐山、石家庄、廊坊甚至邯郸、沧州等城市都想成为北京功能疏散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地方利益的驱动使一体化陷入以往行政干预的无序竞争中。
与长三角地区不同,京津冀在综合经济、生态环境、城乡发展等方面差距较大,而北京作为首都的政治功能和全国的文化中心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也必须重点考虑。
法国巴黎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对京津冀一体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巴黎与其毗邻地区的资源协调与联络是通过大区进行的,巴黎大区包括巴黎市以及7个省,1281个市镇现在已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其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法律文件是《巴黎大区总体规划》。在巴黎大区的整治目标中,保护自然环境被提到首要位置,然后是加强相互联系、构建便捷的交通,整治原则是以取得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持续均衡发展为前提,城市空间、农业空间和自然空间三者兼顾和协调发展,城市的职能和完善城市设施通过建立多中心来承担。京津冀一体化可设立类似巴黎大区的管理机构对区域范围的资源进行统筹,通过推进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现代化进程来实现生态文明意义上的京津冀一体化。
当前,京津冀一体化最重要的是规划一体化。为改变各地政府各自为政的行政状况,需要在中央的指导下成立京津冀总体规划机构。
三地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制定,其中基础是制定统一的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确定生态环境承载力阈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在此基础上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以立法形式确立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三地的各项规划必须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制定和修改。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作为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宏观调控的手段,以政府干预方式使区域发展符合大局和公共利益,用环境手段修正市场失调带来的发展过热问题,从大环境角度去明确京、津、冀的功能定位、产业分布、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