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日在巴西打响“粮食争夺战”
【延伸阅读】
中国驳斥“粮食威胁论”:不存在全球“抢粮”
2014-05-22 11:44:00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5月20日,收割机在诸暨市王家井镇新南村收割小麦。当日,浙江省诸暨市王家井镇新南村粮食专业合作社统一收割千亩示范田内的小麦,随后统一播种单季稻谷。该示范田内的小麦平均亩产达375公斤。新华社发(郭斌 摄)
参考消息网5月22日报道外媒称,20年前,环保倡导人士布朗因为撰写《谁来养活中国》一书而在中国惹上麻烦。他在书中指出,中国不断增加的人口和水资源匮乏可能令世界粮食资源承受重大压力。这一说法令中国感到不快。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5月22日报道,中国政府公开批评了布朗,之后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包括提高农业技术水平、采取粮食自给自足的国策,这恰恰证实了布朗的判断,为双方关系缓和创造了条件。布朗现年80岁。
但现在缓和关系再度趋于紧张。
5月21日,中国农业部再次发表声明批评布朗,对布朗撰写的《世界能否养活中国》一文表示不满。布朗在文中详细谈到,在中国加入全球“抢粮”大潮之际,他对中国国内食品消费压力加大可能推高食品价格、加剧政治不稳定性感到担忧。
报道称,不清楚为何中国农业部单独批评布朗。很多分析师都曾以不同形式讨论过上述趋势,只是没有布朗那样直接和尖锐。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消除有关它在全球范围内争夺自然资源的印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粮食收获
报道称,中国政府对其加剧全球食品竞争这一指责很不满意。布朗在文章中写道,中国日渐增长的粮食进口量意味着中国正在与其他粮食进口国直接展开竞争。他还警告称,去年中国双汇国际收购美国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的交易实际上是猪肉安全方面的举措。他还说,中国向乌克兰提供30亿美元贷款以换取玉米的交易也是这样。他写道,中国的这些行动是针对食品短缺的新地缘政治学的一个例证,对所有人都有影响。
针对“中国粮食威胁论”,中国农业部发言人毕美家在政府声明中予以反驳。毕美家说,中国粮食自给率超过97%。新华社称,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2039亿斤,连续3年稳定超过11000亿斤。
毕美家表示,在粮食安全的问题上,中国不仅没有造成对世界的威胁,而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他说,中国将继续执行现有政策。
毕美家还说,粮食进口增多并非因为国内产量不足,而是因为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价格。
新华社报道称,中国进口的粮食品种中,主要是作为蛋白饲料的大豆。国际上并不把大豆统计在粮食中,如果单算谷物,中国进口的数量并不大,2013年是1400多万吨,占国内谷物产量的比重不到2.6%,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在4%左右。可见,不存在中国在国际上“抢粮”的情况,也无从谈起“中国粮食威胁论”。
中国适度进口粮食也是满足国内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需要。毕美家解释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品种的多样化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高端优质大米、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供给不足,需要适量进口进行调剂;玉米作为重要的能量饲料、工业原料,也有一定量的进口